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一章 收猛士

太史慈身形猛然一震,他這才恍然省悟,原來袁方早有牽制他的手段,卻只是遲遲未用。

他叩拜過母親,站起身來面向袁方,皺眉道:“你既然早握有我老母,先前圍城之時,為何不用我老母來脅迫我投降?”

袁方一笑:“我當然可以用令堂來威脅你投降,可我卻沒那麼做,太史子義你也是個明理之人,你說為什麼?”

為什麼?

當然是因為袁方賞識太史慈,想要讓他真心歸附,所以才不願在城破之前,用陳氏來逼太史慈投降。

他太史慈助孔融守北海,是因為義氣,袁方不想用孝道來逼他棄了義字。

太史慈乃明大義之人,聽袁方這一番話,立時便明白了袁方的用心。

緊皺的眉頭緩緩鬆開,太史慈的眼神中,少了幾分敵意,隱約甚至閃過一絲欽佩。

袁方覺察到了太史慈情緒的變化,遂擺手道:“送陳老夫人回去休息吧,我與子義有話還單獨要說。”

左右婢女將陳氏送了下去,太史慈身在袁營,也只能聽從袁方安排。

送目著母親離去,太史慈深吸一口氣,昂首道:“袁二公子,太史慈人已在此,隨便你處置吧。”

袁方若有所思片刻,點頭道:“既然是任由我處置,那我就處置你歸順於我袁方,助我袁方成就大業。”

袁方也沒有拐彎抹角,明言招降之意。

太史慈身形一震,眉頭再次凝起,僵在原地沉默不語。

顯然,他在猶豫。

就在久前,他還在為孔融作戰,而今孔融已為袁方所殺,他卻要投降於袁方,豈非遭人議論。

袁方當然看得出他心中所想,便問道:“太史子義,我問你,你可是孔融部將?”

“當然不是,我只是因黃巾圍困都昌,主動前來相助孔北海而已。”太史慈很乾脆的答道。

“既然你不是孔融部將,又焉需為他盡忠?今孔融已死,你為他戰到最後一刻,也算仁至義盡,歸順於我袁方,又有何不可?”袁方順勢反問道。

太史慈眼眸微微顫動,緊凝的眉頭又鬆緩幾分,顯然已經有所動搖。

袁方又高聲道:“孔融不過一腐儒,上不能安邦定國,下不能保境安民,除了會坐而論道之外,就只會橫徵暴斂,弄得北海國民怨沸騰。這樣一個庸潰之人,你太史慈都能因為義氣相助,為何不能助我袁方一臂之力?”

袁方聲色俱厲,將孔融的無能與其殘暴,統統的都揭露了出來。

字字如刃,刺得太史慈心頭隱隱作痛。

他想起了孔融的無能,想起了孔融的屢不聽勸,又想起孔融對武夫的輕蔑,再想起城破之時,孔融不顧自己勸說,甘心束手就擒的軟弱。

諸般種種,其實他心底已清楚,孔融非是明主,若非為了一個義字,他太史慈焉能為這種庸人戰鬥到城破的最後時刻。

“我對孔融確已仁至義盡,這個袁方雖只是袁傢俬生子,卻是智勇雙全,氣度過人,倒有幾分英雄之姿,況且,我母親已在他手中,除了歸順他之外,似乎也別無可選……”

太史慈心中暗暗權衡,思來想去,竟發現自己無路可走。

袁方已用大道理,加上小手段,堵住了他太史慈所有的退路,令他只有歸降一途。

沉吟許久,太史慈長嘆了一聲,毅然道:“承蒙公子看重,慈萬分感激。公子想讓慈真心歸順也可以,只是慈卻還有兩個條件。”

“說。”袁方心中一喜,擺手道。

太史慈便正色道:“這第一個條件,慈請將孔北海厚葬,第二個條件,慈想請公子能減免北海國賦稅,給這裡的百姓一條活路。”

太史慈提的兩個條件並不為過,前者葬孔融無所謂,至於後者減稅,袁方本就不打算對青州竭澤而漁,休養生息也是理所當然。

略一思索,袁方欣然道:“這兩個條件不為過,我答應子義你便是。”

眼見袁方答應的這般痛快,太史慈頗感意外,卻也著實佩服袁方的這份魄力。

再無猶豫,太史慈深吸過一口氣,拱手道:“既如此,慈願歸順於公子,為公子效犬馬之勞。”

“哈哈,得子義正助,我麾下又添一員大將啊。”袁方痛快高興,不禁放聲大笑。

太史慈不光武道絕倫,更深通用兵之道,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精通陸戰與水戰,是員難得的全能之將。

得此一員大將,於袁方來說,確實可稱得上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