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零八章 又一個來送死的

五萬兵馬啊,那可是袁紹半數的軍隊數量,可以說是他壓箱底的家當。

離狐一戰,袁紹二十萬大軍被殺得的灰飛湮滅,只有不到七萬餘人,活著逃回了河北。

袁紹並沒有灰心,他覺著自己擁有冀州這個天下人口第一大州,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再聚出二十萬大軍,根本不在話下。

可惜的是,袁方不給他喘息的機會,在離狐決戰結束後不到半年,就向他發起了反攻。

沒辦法,幾個月的時間,袁紹是東拼西湊,也只湊出了三萬多兵馬。

現在,一分就是半數多的兵力,袁紹當然要找一個他最信任的人,代他往黎陽駐守。

在經歷了許攸叛逃,張頜投敵的打擊後,袁紹對他的文武部下們,已沒一個能完全信任的,到這個時候,也只有自己的親生兒子,方才能信得過。

儘管,這個親生兒子袁尚,壓根就沒有統帥大兵團作戰的經驗。

“主公,黎陽重鎮,關係重大,四公子雖勇武,但戰陣結驗卻有不足,以四公子去守黎陽,似乎有些不太穩妥吧。”

出言反對者,正是一直不吭聲的辛評。

袁譚一死,袁尚就成了唯一的儲嗣,早晚要繼承袁紹的基業,這一點辛評自是深知。

而袁尚一旦上位,身為汝潁派的辛評,遲早也會被清算。

辛評現在所能做的,就是儘量阻止袁尚建功樹威,以拖延他上位的時間。

袁尚一聽這話,當場就怒了,瞪向辛評道:“辛仲治,你也太小瞧我袁尚,你以為我跟大哥一樣,連座城池都守不住麼?再說,我還有審配輔佐。還有關羽這樣的猛將,更有五萬雄兵,難道還守不住黎陽堅城嗎?我看你真是太小看我,小看我袁家子弟了。”

袁尚藉著諷刺袁譚。趁勢抬高了自己。

辛評心有怨氣,卻又不知如何反駁,只能悶悶不樂的退下。

他一閉嘴,自是再無人敢阻撓袁尚。

袁紹對這個最像自己的兒子,則是充滿了期待,當即設下酒宴,為袁尚壯行。

父子二人一番慷慨後,袁尚便統帥五萬大軍,星夜兼程的趕往了黎陽。

數天後,袁方率領著八萬大軍。先期抵達了黎陽對岸的白馬。

此時,其餘六萬多大軍,尚在從各地趕來集結的路上,預計還需要幾天時間,才能集結起十四萬大軍。

駐馬渡頭。遠望瞳開啟,掃視著黃河北岸,巍巍黎陽城盡在視野之中。

這一刻,袁方的心頭,不禁湧起一陣感慨

過了眼前這滔滔黃河,就是河北地界了

當年,他正是被袁家父子逼走。從河北一路殺至了中原,歷經百戰餘生,才艱難的闖出了一番天地。

而今日,他卻領著十幾萬大軍,帶著他統一北方的夢想,要越過這道黃河。殺回河北,殺回鄴城去。

除了一統北方的夢想,還有他的復仇之念。

現在,他離復仇與夢想,只隔著這一條滔滔黃河。

“當年袁紹為了偏袒袁熙。跟我定下一年之約時,不知他可曾想過,會有今天的局面。”

袁方遠望黃河,嘴角揚起冷笑,感嘆著過往之事。

郭嘉則灌著酒,笑道:“依袁紹的性格,嘴上不說,心裡肯定後悔死了。不過,他肯定不是後悔偏袒袁熙,而是後悔當初放虎歸山,沒能早點弄死主公。”

袁方哈哈大笑,笑聲中盡是諷刺,還有狂烈的自信。

一騎飛奔而至,直抵袁方馬來,前來者,正是徒弟諸葛亮。

“師父,北岸剛剛傳回情報,袁紹已命袁尚率五萬精兵,增防黎陽城。”諸葛亮拱手道。

袁尚麼。

過往的舊事,浮現於袁方腦海。

他想起了在袁府中的不堪經歷,那些年,袁譚袁熙兄弟,總是明目張膽的欺壓著自己。

而這個袁尚,卻分顯要聰明許多,鮮有公然欺壓袁方,但他卻清楚,袁尚在暗中裡,沒少給他穿小鞋,使陰招。

後袁方雖與袁尚有過短暫的聯手,那也是袁尚想利用袁方,來壓制袁譚。

當袁尚見袁方漸成羽翼時,就果斷的站在了袁譚一面,兩個嫡兄弟聯起手來,欲除袁方而後快。

這些仇恨,袁方謹記於心,焉能忘掉。

袁熙袁譚這兩兄弟,都送上門來尋死,今袁尚也不識時務的前來挑戰,袁方豈能饒他。

“袁尚此番請戰來黎陽,明顯是想借著守黎陽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