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的戰鼓聲,震天撼地,“袁”字大旗飛舞向前,三萬餘袁軍將士,正拼死對壽春東門,進行著狂攻。
西南敵營的擊破,助長了攻城軍計程車氣,原本就勢不可擋的袁軍將士,士氣爆漲到了極點。
一名名年輕的將士們,頂著城頭滾落的飛石和檑木,頂著傾瀉而下的箭雨,不惜性命的強爬雲梯,一個戰死,後面計程車卒毫無所懼,義無反顧的補填上去。
屍體已在城牆低下,堆起了厚厚一層,絲絲濺出的鮮血,匯入護城河中,竟將整條河面染為赤紅。
城頭上,袁術發瘋似的揮斥著他計程車卒,進行著最後頑強的抵抗,給袁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袁方的將址們,卻越戰越勇,毫不見銳氣將近的跡象。
在此狂攻之下,袁術身邊計程車卒,已被城下先登弩士的利箭,射殺了七八百,他的抵抗,幾乎已到了極限。
焦頭爛額的袁術,本是寄希望於,張飛的偏營能擋退袁軍進攻,只要張飛能撐過去,他就還有希望。
只是,短短半個時辰後,袁術最後一線希望,也就此破滅了。
西南方向,攻下敵營的大批兵馬,挾著破營之威,大股的湧至,加入到了攻城的行列。
袁術舉目遠望,更是驚見偏營中,“張”字的大旗,已經被“袁”字取代。
“怎可能,張飛的偏營,竟然被攻破了?”
袁術驚恐萬分。眼見偏營失陷,他最後的希望也破滅,情知自己已是陷入孤軍奮戰的絕境。
袁術本人還存有一絲垂死掙扎之念,然他那些士氣低落的兵卒。殘存的鬥志,在袁軍狂攻,以及偏營失陷的雙重打擊下,卻終於是土崩瓦解了。
淮南軍崩潰之勢。只在一線之間。
東門一線,袁軍則趁著高昂的鬥志,從沿城一線處處突破,成百上千的將士,終於勢不可擋的殺上了壽春城頭。
徐盛和諸葛亮二將,身先士卒登上敵城,瘋狂的殺戮,斬開一條條血路。
而蟻附於城牆上的袁軍士卒,則爭先恐後的搶上城來。加入到殺戮之中。將崩潰的敵軍無情斬殺。
數千殘存的淮南軍。徹底崩潰,死的死,逃得逃。壽春東門一線,已是全面的崩潰。
轟隆隆~~
一聲驚天的破裂聲。巨大的城門被袁軍衝車轟然撞開,數不清的袁軍將士,從崩碎的壽春大門,如潮水般蜂擁而入。
殺到紅眼的袁軍將士,衝入壽春後,瘋了似的宰殺敵卒,宰殺這些相助袁術,魚肉百姓的淮南軍卒。
袁術眼見大勢已去,豈敢再在城頭逗留,只得狼狽不堪的逃離東門,一路退回了他的皇宮。
整個壽春城東城,已全線失守,數萬袁軍如圍城的洪水,灌入壽春城,向著中央處的皇宮殺去。
而袁術的弟弟袁胤,則潰逃不及,被諸葛亮一碎顱棍,敲破了腦瓜子。
斬將的諸葛亮,又是一棍子,咔嚓將袁術的“皇旗”斬斷,將袁方的戰旗,高高的聳立在壽春城頭。
城外處,袁方仰望城樓,看著那高高樹起的自家旗號,那年輕英武的臉上,終於浮現了幾分欣慰的笑容。
壽春城,終於破了。
什麼曹操,什麼孫策,什麼四面楚歌,所有的不利局面,都將隨著此城的擊破,就此煙銷雲散。
縱馬拖戟,袁方率五百鐵騎親衛,直奔壽春城。
衝入東門,袁方踏著長長的血路,踩著敵人的屍體,直奔皇宮而去。
而此時,袁術和他僅存的幾百親軍,退入了城中央的皇宮中。
這幾百精銳的親軍,乃是跟隨袁術已久的嫡系,即使到了這般田地,依然寧死不屈,憑藉著皇宮的高牆,仍在負隅頑抗。
灌入壽春城的袁軍兵馬,很快就將皇城東門一帶填滿,發起瘋狂的攻勢。
因為地勢狹窄,袁方的兵力無法像在城外那樣展開,這皇城一時片刻,還不至於被攻陷。
袁方縱馬殺至,掃視了一眼形勢,厲聲喝道:“不必擠在東門強攻,分出兵馬,給我從四面圍攻。”
號令傳下,數萬兵馬很快就四面散開,分從皇城四門發動進攻。
袁術僅存幾百餘兵,又如何扛得住袁軍四面圍攻,皇城的突破,只在轉眼之間。
望著城牆下,黑壓壓如潮水的兵馬,袁術心如刀絞,失魂落魄之極。
當他的親軍,還在做最後抵抗時,他已棄下自己的最後親信,黯然惶恐的離開,還往了他的金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