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楊奉,是驚魂落魄之極,一路馬不停蹄的,倉皇逃歸了虎牢關。
徐晃和關羽二將,緊隨其後,也敗逃回關城上。
此役楊奉率七千兵馬設伏,再加上張楊派來的關羽五千兵馬,總計一萬兩千餘軍,卻被袁方殺得大敗,折損四千餘眾。
楊奉處置過傷處,即刻鐵青著臉,來自正堂所在。
一入大堂,楊奉就衝著關羽,沒好氣的抱怨道:“關雲長,你不是說你的計策天衣無縫的麼,現在怎麼回事?怎會被袁方識破,害本將遭此大敗。”
關羽臉色一沉,丹鳳眼中,頓時閃過一絲慍色。
當年他在劉備手下時,即使是遭受大敗,劉備也不敢對他直言斥責,多少會給他留些面子。
而今,楊奉這廝,卻根本不給他這美髯公面子,當著眾人的面,竟然就這般直言喝斥。
這就是寄人籬下的待遇。
關羽只覺顏面嚴重受損,剎那間,就有一種想衝上前去,將這楊奉這個喝斥自己之徒,一刀給宰了的衝動
關羽卻強壓下怒意,沉聲道:“袁方這小賊詭計多端,他識破我的計策也不足為奇,我只是在奇怪,徐公明為何沒能拿下那小賊。”
關羽一番質疑,將兵敗的責任,巧妙的轉移向了徐晃這邊。
徐晃的表情,頓時也陰了下來。
楊奉埋怨的目光,跟著就掃向了徐晃,質問道:“徐公明。你可是鍛骨中期的武道實力,天下間武道在鍛骨之上者。不超過三十個人,你明明能擊殺那小子,為何不出全力?”
面對質問,徐晃眉頭一凝,拱手道:“將軍明鑑。非是末將不肯盡力,只因那袁方武道變化多端,實不在末將之下。不是末將不想殺他,實在是末將殺不了他啊。”
楊奉身形一震,頓時吃驚不小,卻沒想到袁方年紀輕輕,武道竟這般了得,竟已不遜於徐晃。
正當他心疑時。關羽卻道:“那小賊不知得什麼高人相授,武道確實進步很快,但就我所知,他的武道最多也就是鍛骨初期,到底還跟公明兄相差一籌,以公明武道卻仍拿不下他,確實有些不應該。”
關羽對袁方實力的判斷,還停留在兗州之戰時。他焉能想到,袁方突變出了倍化能力,武道雖在鍛骨初期。但在倍化與洞察瞳的加成之下,已是超過了其應有的實力。
經關羽這麼一說,更好似徐晃是故意不肯出全力一般。
徐晃頓時就急了,忙是皺眉道:“雲長有所不知,袁方的武道確實變化多端,。我料他武道應該已在鍛骨中期,甚至還有可能更強。”
“鍛骨中期?”關羽故作驚奇,卻是疑道:“這小子的武道,竟在短短几月,就從鍛骨前期,突破至中期嗎?這也太神速了,除非這小子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習武天才。”
關羽這話,等於是在質疑徐晃的判斷。
楊奉當然是相信關羽,打死他也不願意相信,袁家區區一個叛子,會是什麼百年難得一見的習武天才。
他更願意相信,這是徐晃在有意放水。
“主公,非是我不出力,那袁方的武道,的確是……”
徐晃欲待辨解,楊奉已一擺手,沉聲道:“夠了,徐公明,你不用再解釋了。這一次就算了,本將不跟你再計較,但你要給我記住了,你可是我一手提拔起來,沒有我楊奉,就沒有你的今天,下次再對戰之時,我希望你能出全力。”
楊奉把話說到了這份上,徐晃也無法再說什麼,只得唯唯應諾,將一口冤氣強行嚥了下去,悶悶不樂的退在一旁。
這時,關羽卻暗鬆了一口氣。
他便輕咳一聲,拱手道:“楊將軍也莫要灰心,今我們雖敗一場,但虎牢關還在我們手中,只要我們嚴守關城,拒不出戰,料那小賊插翅也休想越過虎牢,去往洛陽。”
“雲長言之有理。”
楊奉連連點頭,深以為然,便下令全軍嚴守關城,不可出戰,又令後方運送糧草往虎牢關。
見得楊奉採納自己的提議,關羽的嘴角,悄然掠過一絲得意
他手捋長髯,喃喃冷笑:“袁方小賊,只要有我關羽在,你挾持天子的圖謀,就休想得逞!”
……
虎牢關以東。
袁方已率五千精兵,尾隨河內敗軍而至,於關城前逼城下寨。
下寨畢,袁方即親臨關城附近,察看這座雄關的形勢。
洛陽八關,以西面的函谷關和東面的虎牢關,最為著名,也最為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