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滿橫肉的臉,瞬間湧滿了狂喜,如同垂死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激動萬分。
轉眼間,孟獲便將大敗的驚魂拋在了腦海,當即率領著一眾殘兵,匆匆忙忙的奔了過去。
兩軍相會,來者,果然是自家後軍,而且是南蠻盟軍中,烏戈國王兀突骨率領的兩萬藤甲軍。
駐馬遠望,孟獲長鬆了口氣,但見有遮天的旗幟,一望無邊。
策馬奔近,這支規模龐大的軍隊身影,緩緩的映入了他的眼簾。
兩萬身著藤甲的蠻軍,浩浩而來,其兇蠻之勢,比之他麾下的嫡系蠻軍,氣勢更勝一籌。
不多時間,兩軍漸近,一面黑旗向著孟獲所在奔來,大旗之下那縱馬的夷帥,正是兀突骨。
孟獲本為蠻夷,形容裝束多古怪,但當孟獲看清兀突骨之時,也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
但見那兀突骨身長丈二,極是巨大,暗紫色的藤甲如爬附在身一般,他那猙獰的臉上,更是紋著奇怪的紋理,乍一看去,便如那畫中的厲鬼一般,極是可怖。
“兀突骨,你來得真是及時啊。”孟獲大笑著上前,欣喜萬分。
那兀突骨也還之一禮,微微一笑,便露出一口森嚴的白牙,卻是奇道:“盟主不是率象兵親自進攻廣都嗎,怎麼會這樣?”
孟獲嘆息一聲,遂將自己中了袁方之計。幾永珍兵被袁方所敗之事,還被齊軍窮追之事,道與了兀突骨。
“這袁賊實在可惡,竟敢如此殺我南中勇士。大王放心,今我藤甲軍已到,大王先退後稍歇,看我兀突骨來阻擋袁方的追兵。”
兀突骨豪言壯語,根本不將袁方放在眼中。
孟獲大喜,忙是率領著一眾殘兵,穿過藤甲軍陣,反身佈陣觀戰。
……
北面處,齊軍在窮追,追在最前面的。就是李嚴。
李嚴率兩萬多將士,一路衝殺在最前邊,他的刀下,已經不知斬殺了多少蠻,甚至。他還生擒了司馬朗和木鹿大王,派人已押送給後面的袁方。
時近黃昏,殘陽如血。
李嚴正殺得興起,驀見正前方處,孟獲的敗兵已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一支旗號整齊的南蠻生力軍。擋住了去路,迎面推進而來。
“莫非是蠻兵援軍到了?”
李嚴知孟獲此役,此率了五萬兵馬前來決戰,後面還另有五萬後軍,今一支強兵攔路,很有可能是後軍到了。
來者乃是生力敵軍。不可小視,李嚴當即收斂衝動,下令全軍收住步邁,列陣迎敵。
兩萬齊軍列陣已畢,那面“李”字的將旗下。李嚴橫刀立馬,凝目遠望。
但見遠方處,一道黑漆漆的鐵壁,正沿著江畔大道,向著本陣所在,徐徐的推進。
未幾,敵軍逼近,李嚴終於看清了這支南蠻援軍。
這些醜陋的蠻軍,盡皆披著暗黑色的藤甲,放眼放去,黑壓壓一片如烏雲一般鋪天蓋地而來。
一支身披藤甲,奇形怪狀的蠻軍,這樣的蠻軍,縱使是曾在南中為官,自恃對南中諸部落很瞭解的李嚴,也看不穿此軍的來歷。
戰鼓聲響起,逼近的蠻軍沒有結什麼複雜的軍陣,只幾百人排成一陣,彼此結成數十個大陣,一路向著李嚴的軍團逼來。
須臾間,藤甲軍團便已推進至五百步,這個距離,已是進入到了強弓硬弩的射程。
“弓弩手,放箭!”李嚴長刀一揚,厲聲喝道。
號令傳下,片刻之間,數千餘支利箭便騰空而起,如天羅地網一般向著藤甲軍撲去。
箭落的一瞬間,不可思議的事卻發生了。
令包括李嚴在內,所有的齊軍將士,無不大吃一驚。
因為三千多枚強弓硬弩射出的箭矢,射在敵軍的藤甲藤牌之上,竟如雨點打在了石頭上一般,輕輕鬆鬆的就被盡數彈開。
近四千餘支箭矢,竟是沒有傷到蠻軍一人。
如此強大的防禦力,簡直是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如何能不叫李嚴吃驚。
幾百步外,那兀突骨得意的冷笑,揮舞著手中的長標,催動著他計程車卒繼續前進。
“這支蠻軍的藤甲,防禦力這般之強,竟然是刀槍不如?”
大吃一驚李嚴,立時意識到,這支藤甲軍太過奇特,刀槍不如,自己的軍隊不可能是對手,再強行一戰,非敗不可。
為將者的冷靜,令李嚴迅速的做出正確的判斷,當即下令全軍撤退。
兩萬齊軍將士,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