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憂慮道。
魯肅忙道:“肅倒是有一計,或許可令袁方言和。”
“什麼計策?”孫權一喜。
魯肅輕咳了幾聲,道出了兩個字:“和親。”
和親?
孫策面露茫然,一時沒聽明白魯肅這話的意思。
“那袁方與孫小姐有舊,前番放還二公子,也是給了孫小姐面子,可見他對孫小姐,必是有幾分情誼在內。如今孫小姐既已不幸落入袁方手中,肅便想,主公何不順水推舟,將孫小姐嫁與袁方和親,如此,那袁方或許會因為孫小姐的原故,同意與我們言和。”
魯肅不緊不慢,道出了他所謂的和親之計。
孫策神色立變,拍案而起,怒道:“我孫策的妹妹,既豈嫁給袁方那奸賊,此事若是傳將出去,天下人皆知我江東小霸王,乃是被逼無奈而將妹妹嫁與仇敵,我孫策的顏面將何存!”
所謂江東小霸王,還是在顧忌面子。
魯肅無奈。便只好耐心勸道:“正所謂能屈能伸,方才為真英雄,主公今日出此下策。實為權宜之舉,將來掃滅袁方,報仇雪恨,今日的屈辱只會讓天下人更加欽佩主公的胸襟氣度。為了大局,懇請主公三思啊。”
魯肅又用心良苦的給孫策搭了梯子,此一番話後,原本表情絕然的孫策。表情也漸緩和下來。
他站將起來,踱步於帳中。苦思冥想著,似乎在做著艱難的抉擇。
思索良久,權衡了半天利弊,孫策又是一聲無可奈何的長嘆。
當他轉過身時。那緊皺的眉頭已然鬆開,只餘下些許憂慮。
“子敬說得對,我孫策若連這點氣度都沒有,又如何成就大業,只是這件事事關小妹終身大事,我也不敢私自做主,還得派人先稟明母親大人才是。”
孫策所說的母親大人,正是吳國太。
魯肅卻又道:“如今形勢緊迫,皖口去往建業。這一來一回不知要耽擱多少功夫,正所謂長兄為父,肅以為。孫小姐的婚事,主公大可先斬後奏。”
孫策想想也是,柴桑距皖口不過幾十里,袁方的的幾十萬大軍,隨時可能發動進攻,這和親之事是萬萬耽擱不得。
沉吟許久。孫策漸漸已有動搖之意。
周瑜見孫策有動搖的意思,急道:“伯符。子敬之計誤國,萬不可答應啊!”
魯肅卻正視著周瑜,厲聲道:“公瑾不同意我的計策,那我倒要問一句,公瑾可有絕對的把握,以我區區三萬兵馬,擊敗袁方,奪還柴桑嗎?”
“我——”周瑜語塞。
顯然,驕傲似周瑜,此時此刻,面對這般困境,又焉有必勝的信心。
眼見周瑜也無語可說,思索再三,孫策只得無奈一嘆,擺手道:“來人啊,把呂範給我傳來吧。”
……
柴桑城。
慶功宴已持久了三天,將士們疲憊的身心,也因這歡慶的氣氛而恢復了不少。
軍府之中,袁方已經在和諸文武們商議著,何時起兵向皖口發動進攻之事。
方今已入寒冬,空氣溼冷難耐,袁方計程車卒多為北人,仗打到這個份上,精疲力竭之餘,已經開始對南方溼冷的天氣,開始不太適應。
所以,郭嘉等謀臣們的意見,則是暫時駐軍於柴桑,按兵不動,待熬過這個冬天,天氣轉暖後,再進進兵不遲。
在眾臣的建議下,袁方也開始有暫時息兵休整的意思。
正自沉吟未決之時,堂外義從卻來報,言是江東的使者呂範求見。
“孫策此時派呂範前來,必是求和也。”袁方立刻下了定論。
諸將多有不信,袁方便叫將那呂範傳入。
一名中年文士趨步入內,向著袁方拱手一拜,笑呵呵道:“孫將軍麾下從事呂範,拜見陛下。”
袁方俯視著他,冷冷道:“呂範,孫策派你前來,是不是因為打不過朕,所以就想要求和了。”
呂範沒想到袁方如此直白,連讓他說些客套話的機會都不給,一時尷尬在了那裡。
眾人見得呂範此狀,便知道自家天子料事如神,果然猜到了呂範此來用意。
如今這種形勢下,長江上的攻守之勢已逆,就算孫策狂傲,在此不利局面下,也必只有放下顏面來求和。
那呂範尷尬了片刻,只訕訕笑道:“我家將軍與陛下本無仇冤,此前的衝突均不過是被曹氏所矇蔽而已,我家主公對陛下其實是素來欽佩,今派下官前來,正是想與陛下化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