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漢水天險,竟然都擋不住這袁賊,怎麼會這樣?”
曹操望著失陷的水營,望著遍岸飄揚的齊國戰旗,望著山呼海嘯,向著旱營撲來的齊軍兵潮,整個人都茫然呆滯,失去了分寸。
速破宛城,袁方靠得是奇兵戰象。
攻陷新野,袁方靠的則是迷霧中的一箭,射殺了曹仁。
而今,偷渡漢水天險,袁方竟然是用藤甲兵,神不知鬼不覺的攻陷了南岸。
每一戰,袁方都極盡出奇,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奪取了勝利,這般用兵的手段,已經是不能用神出鬼沒來形容。
恐怖,可怕,超出凡人的思維範籌。
剎那間,曹操那嗡嗡作響的腦子裡,只剩下這樣對袁方的認知。
“主公,旱營是守不住了,水旱二營一失,襄陽也勢必難守,趁著全軍還未潰,速速全師撤往江陵吧。”
龐統急促的大叫聲,把曹操從驚魂失神中,終於給叫醒。
曹操渾身打了個冷戰,抬頭看了一眼洶湧的齊軍,回頭再看一眼,身後依稀可見的襄陽城廓。
猶豫片刻,權衡片刻,曹操長嘆一聲,萬般無奈的咬牙嘆道:“罷了,全軍速退,速速南下撤往江陵吧。”
說罷,曹操翻身上馬,在典韋的護送下,倉皇的奔出了大營。
曹操也是別無選擇,襄陽水師覆滅,袁方二十幾萬大軍渡過漢水,他若還不棄城而走,就要全師被圍在襄陽之中。
那時,就只有死路一條。
如若退守江陵,他就可以背靠長江,仗著江陵水軍,或許還有翻盤的希望。
況且,曹操此前已有所防備,命次子曹丕。將襄陽中的家眷,文武官吏的家屬,以及龐蔡等襄陽附近的大族,統統都先行遷往了江陵。
正是如此。曹操才能放棄襄陽,被迫撤往江陵。
數萬惶惶的曹軍,很快南逃而去。
……
天光大亮之時,大齊帝國的戰旗,就已經插在了旱營上空。
袁方坐胯赤兔,跟隨著大齊的兵潮,步出旱營,舉目遠望,襄陽已近在眼前。
“襄陽,你終於就在朕眼前了。”袁方望著巍巍襄陽。不禁發出了感慨。
他身為穿越者,熟知歷史,自然知道襄陽的重要性。
襄陽一城,與北岸樊城,隔漢水相望。西南方向有山地為屏障,自春秋之時,楚國便在此築城。
而這襄陽城,更處於南陽盆地的南端,向北可威脅宛城,直逼中原。
由襄陽城向南,則可攻取江陵。截斷長江,並順流而下,威脅江東。
從襄陽向西,則可透過漢中,聯絡西北雍涼;若向東,可透過漢水。直取吳會。
袁方更是記得,曾經歷史中,南宋跟蒙元對抗了數十年,正是因為被蒙軍攻破了襄陽,才導致整個江漢防線瓦解。最終被蒙元滅國。
而曾經的三國曆史中,關羽也是盡起荊州之兵,想要攻下襄樊,全據荊州,方才被呂蒙白衣渡江,襲了江陵。
荊州之地,襄陽、江陵和夏口,為三大重鎮,構成了一個鐵三角。
而襄陽則是這個鐵三角,最重要的一端,奪取了襄陽,整個荊州,就可以說已經拿下一半。
“報,啟稟陛下,曹操已棄守襄陽,率全軍逃往江陵。”斥候飛馬來報。
袁方精神一振,奇道:“襄陽重鎮,曹操就這般輕易棄了?”
一旁郭嘉卻笑道:“襄陽水師已覆沒,曹操失去了制水權,無法阻擋我們大軍過河,死守襄陽,只會被我們的優勢兵力圍困於城中,他這也是沒辦法。”
“曹操倒也是真夠果斷,苦心經營襄陽這麼多年,還真捨得割肉。”
袁方冷笑一聲,方天畫戟向著襄陽一指,“曹操把襄陽拱手相送,這份大禮,朕豈能不收,走吧,隨朕入城。”
袁方縱馬如風,直入襄陽。
午後時分,襄陽城,這座荊州的州治,江漢戰略重鎮,就此插上大齊帝國的戰旗。
不戰而下襄陽後,袁方並未急於率軍南下,去追擊曹操。
首先,曹操是主動撤退,也沒有輜重和家眷的拖累,逃跑的速度必定不慢。
其次,袁方先行過河,基本都是步軍,四五萬的騎兵還在北岸,等著第二批的運輸。
沒有足夠的鐵騎,想要追上狂逃的曹操,自然機會不大。
第三點,則是因為襄陽不同宛城和新野,此地乃荊州州治所在,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