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昂起首來,拍著胸膛,傲然道:“主公放心吧,袁方手下爪牙,不過都是幫旱鴨子,在陸上逞狂便罷,他若敢下水,蔡某必將他生擒活捉,獻於主公報仇雪恨。”
袁方無水軍,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望著漢水中己軍的一艘艘戰艦,聽著蔡瑁的豪言壯語,曹操這才放寬了心,陰沉的臉上,終於亮出了一絲欣慰。
打發走蔡瑁,曹操上馬直往旱營,半道之時,忽有想起什麼顧慮之事。
於是,曹操便將二子曹丕喚至近前,吩咐道:“我軍雖有水軍之利,但襄陽畢竟已受到威脅,丕兒,你速去將襄陽附近的名門豪族,統統都遷往江陵暫避,以防萬一。”
荊襄豪族的支援,乃是曹操在荊州立足的根本,而襄陽又是大族們聚居最多的地方。
為了以防萬一,使這些世族,落入袁方之手,曹操便要提前做準備,先把他們都遷往更南的江陵去。
“兒明白,我這就去辦。”曹丕眼珠子一轉,便明白了曹操的用意,當即拜辭而去。
曹操這才暗鬆了口氣,登上旱地高處,遠望著北岸,雙目之中,陰冷的恨意如火再燃。
“袁賊,新野之役,將是你最後的逞狂,這一條漢水。我叫你插翅難越。”
……
兩天之後,袁方率領著得勝之師,浩浩蕩蕩的由新野,進抵了樊城一線。
新野一破。袁方料定曹操會棄守樊城,所以也沒急著出兵,而是待後續十餘萬大軍,盡皆抵達新野後,再揮師南下。
二十五萬大齊步騎,輕鬆奪了空城樊城,鐵蹄直抵漢水北岸,大有可投鞭斷江之勢。
“只要渡過這一道漢水,就是荊州的核心,襄陽所在。離我一統天下的大業,終於又近了一步。”
望著滾滾漢水,袁方意氣風發,感慨萬千。
不過,想要渡過這一條漢水。卻並不那麼容易。
七天後,樊城水寨。
中軍帳中,袁方盯著案上一道道情報,劍眉緊鎖。
距離他攻佔樊城,兵臨漢水,已經過去了整整七天。
這七天的時間時,對岸的蔡瑁水軍是紋絲不動。一點都沒有主動出擊,為曹仁報仇的意思。
這讓袁方感到有點意外。
袁方原本的計劃中,蔡瑁會仗著其精銳水師,主動來進攻他的水寨,而袁方將趁勢將蔡瑁引上岸來,將之誅滅。
只要蔡瑁和襄陽水軍一滅。曹操便將無法阻擋他渡過漢水。
但事實卻是,蔡瑁按兵不動,三百餘艘戰船,一萬餘水軍死死的盤踞在南岸水寨,除了偶爾派出十幾條快艦。小規模的騷擾之外,看不到半點將要主動進攻的跡像。
袁方這時才意識到,蔡瑁這個廢材,的確還是有些斤兩的。
難怪演義中,赤壁之戰時,周瑜聞知曹操以蔡瑁統率水軍時,深以忌懼,不得不用離間計除掉了蔡瑁。
而蔡瑁不上鉤,袁方就不能主動發起進攻。
原因很簡單,他既沒有水軍戰船,也沒有水軍士卒。
自攻取樊城後,袁方就徵用了漢水沿岸,所有能用的船隻,更發士卒大造竹筏,七天的時間裡,已聚集起近千艘船筏。
但他的這些船筏,最大者還不及蔡瑁水軍最小的艨衝艦,這要開到漢水上,被敵軍大艦輕輕一撞就散了架,根本無用武之地。
再者,袁方麾下二十五萬大軍,人數雖眾,卻多是旱鴨子,上了船筏連站都站不穩,又談何水上作戰。
諸般不利的情況下,現在的袁方,只能是望水興嘆。
“陛下,我軍既沒有戰船,又沒有水卒,這漢水無論如何也是渡不過去了,不渡漢水,就談不上平定荊州,這場南征之戰,臣以為,也是該見好就收的時候了。”
帳前處,法正分析著利弊,不得不勸袁方退兵。
“咳咳。”郭嘉乾脆了幾聲,嘆道:“孝直所言,不無道理,反正這漢水也渡不過去。不如就此收兵,讓將士們休整,待入冬,漢水水位降低之後,或許可以捲土重來。”
郭嘉也贊成退兵,左右眾謀士,皆點頭附合。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是再絕頂的謀士,也沒辦法在沒有水軍的情況下,幫袁方想出強渡漢水之策。
袁方沉吟不許,他隱隱約約有種感覺,他感覺到,在漢水的那一頭,似乎有一雙眼睛,正在冷笑著注視著自己。
那是曹操諷刺的目光,笑他縱橫天下,卻拿一條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