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有載:始皇陵穿三泉,下銅而至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袁方也是熟知歷史之人,史記上關於秦始皇陵的這段描繪,大致還記得清楚。
這個時代科技落後,人們自然無法探測出,秦始皇陵的位置,但後世科技先進,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經確定了皇陵的位置。
當然,後世的科技畢竟也有限,為了避免皇陵因挖掘而被破壞,所以一直也就沒有動土。
“陛下,竟然知道始皇陵的下落?”龐統驚奇的望向袁方,眾臣的目光,也皆驚訝不已。
“爾等無需多問,朕就是知道,元皓、月英,還有孔明和子龍,你們就隨朕走一趟,去往關中吧。”
海上三國聯軍形勢逼人,到了這個時候,任何一線取勝的希望,袁方也不能放過,這秦始皇陵無論有沒有所謂“天外隕鐵”,袁方都得親自去一探究竟。
白天忌憚於聯軍戰鬥機,袁方不想輕易升空,到得晚上時,袁方才讓黃月英架著機關鳥,帶著趙雲一眾,飛往長安方向。
……
機關鳥儘量貼著地面,以避開聯軍的雷達偵察,沿著黃河水面,一路往西飛去。
深夜時分,袁方一行進入了關中,抵達了秦舊都咸陽。
在袁方的指引下。機關鳥一路向著咸陽城郊的驪山方向飛去。
過不多時,巍巍驪山,藉著星光。便已映入了眼簾之中。
袁方如果記得不錯的話,這秦始皇陵,就應該位於驪山北麓,南依驪山,北臨渭水。
高大的封冢,就應該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
“史中確實有載。秦始皇發七十萬民夫,於驪山之中修築陵墓。只是這驪山極廣,傳聞皇陵修在極深的地下,光封土就有數百步之厚,就算陛下知道了大體方位。也不找到陵墓的確切位置呀。”
田豐跳下了機關鳥,望著四周的山中夜色,口中喃喃道。
“這就要靠朕的了。”
話音未落,袁方已縱御著非攻戰甲,騰空而起,直上九天。
轉眼間,袁方已漂浮於數千米的高空,居高臨下,俯視著整座驪山。
劍眉一凝。袁方的目光,便深深的向下方掃視而去。
袁方的眼睛擁有超強的視力,還有夜視和透視的能力。現在,他把自己的眼睛,當成了衛星掃描器,要搜尋始皇陵的所在。
銳利無雙的目光掃過,無數的數木,一層層的浮土。數不清的山石,統統都被穿透。袁方的目光直抵地下,就像是鑽機一樣,不停的深入。
身居九天之上,方圓十餘公里的範圍,都逃不過他的眼睛,統統都在他的掃描之下。
黃月英等人,則立於驪山中,仰望著天空中,已化成星點的天子,不知袁方如何搜尋陵墓。
半個時辰過去,袁方的嘴角,終於揚起了一絲笑意。
“這秦始皇陵埋得果然夠深,深入地下竟有百米之深,幸虧我有超強的眼力,否則,就算是再厲害的盜墓賊,也休想發現陵墓入口所在……”
念頭一生,袁方已從高空之中,降落了下去。
“朕已經找到了陵墓入口所在,你們跟我來吧。”袁方低空飛行,向著東北方向而去。
趙雲等一眾,滿懷狐疑,也皆跟著袁方而去。
片刻後,所有人都已站在一座土包之上。
這座土包看起來極是平常,沒有任何人工修築的痕跡,尋常人萬難想到,下面竟然埋著秦始皇陵。
“始皇陵的入口,就在這山包封土之下,有一兩百步之深。”袁方懸於半空,指著下方道。
“一兩百步深!”田豐抽了口涼氣,“這麼深的距離,想要挖開必得花些力氣,不知得動用多少民夫。”
天下平定之後,田豐常年留駐於洛陽,協助諸葛亮署理朝政,當然沒有見識過,袁方“移山填海”的本事。
諸葛亮卻笑道:“元皓啊,你這就莫操心了,有我這皇帝師父在,區區幾百步的封土,豈難得倒他。”
當初尋找機關城時,諸葛亮曾親眼目睹,袁方如何以神力,以一己之力從神農架中開出一條道路來,他自然比田豐,更清楚袁方的實力。
“陛下……”田豐望向了天空中的袁方,目光中閃爍著疑惑,似乎不信。
袁方的四周,洶湧澎湃的神力,卻已狂瀉而出,開始凝結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