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中國歷史的謊言與真相:羅馬與長安 作者:凌滄洲

末代君主和亡國令(1)

一千多年前的春天,大唐帝國,這個人們心目中偉大的長安帝國生命之火即將熄滅。凌滄洲先生將定都長安的兩個古中國王朝——漢朝和唐朝一併稱之為長安帝國。這一重新命名,既是為了敘事方便,也是為了從一個不同的視角來看待中國歷史。公元907年3月27日,長安帝國最後一個皇帝李柷下達詔令:“那大統的尊嚴,神器的沉重,如果不是德行充盈於宇宙,功勞拯救了黎民,有虞舜夏禹的功業成績,有和恰帝王事業的才能,可替代皇天的功勞,又怎麼去統治天下,照耀八方呢!”

這時,帝國經歷了安史之亂後一百餘年異族的洗劫,終於走到了它生命的盡頭。帝國的資源與古老遺產已經耗盡。曾經是黃巢部將後來又投降唐朝的將領朱溫控制了朝廷和局面,勸進和篡位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百官對帝國不無留戀,當皇帝二月初五詔令文武百官初七一起赴元帥朱溫府上時,百官拒絕了;儘管朱溫假意推託,但是明白大勢已去的皇帝不得不親手終結了這個曾經煊赫幾世紀、威震東方的王朝和帝國。

你可曾見到一個皇上拍臣子馬屁的文章?

李柷的詔令是這樣奉承梁王朱溫這個暴君和獨夫的:“元帥梁王,有皇帝的面相,祥瑞的資質,具備非凡的才能,以英明的謀略和睿智的武功平定了寰宇,以寬厚的恩澤和深沉的仁義撫慰了華夏。神聖的功勳,偉大的品德,空前絕後……二十年的功業,億萬民眾的推崇,近處沒有不同意見,遠方也無不同聲音。……帝政不可以久空,天命不可以久違,神人同心,歸向有德者。我虔敬地把天下禪讓給聖君……我放下這沉重的包袱,永為客卿,能夠侍奉新朝,我既欣然又安慰。”

這真是強顏歡笑,苦中作樂的典型案例。

莎士比亞描寫過失去王位的國君的痛苦,理查三世是這樣不情願地把王冠交給篡位者的:

把王冠給我。這兒,賢弟,把王冠拿住了;這邊是我的手,那邊是你的手。現在這一頂黃金的寶冠就像一口深井,兩個吊桶一上一下地向這井中汲水;那空的一桶總是在空中跳躍,滿的一桶卻在底下不給人瞧見;我就是那下面的吊桶,充滿著淚水,在那兒飲泣吞聲,你卻在高空之中顧盼自雄。

我的眼睛裡滿是淚,我瞧不清這紙上的文字;可是眼淚並沒有使我完全盲目,我還看得見這兒一群叛徒們的面貌。哦,要是我把我的眼睛轉向著自己,我會發現自己也是叛徒的同黨,因為我曾經親自答應把一個君王的莊嚴供人凌辱,造成這種尊卑倒置、主奴易位、君臣失序、朝野混淆的現象。……把鏡子給我,我要藉著它閱讀我自己。還不曾有深一些的皺紋嗎?悲哀把這許多打擊加在我的臉上,卻沒有留下深刻的傷痕嗎?啊,諂媚的鏡子!正像在我榮盛的時候跟隨我的那些人一樣,你欺騙了我。這就是每天有一萬個人託庇於他的廣廈之下的那張臉嗎?這就是像太陽一般使人不敢仰視的那張臉嗎?這就是曾經“賞臉”給許多荒唐的愚行、最後卻在波林勃洛克之前黯然失色的那張臉嗎?一道脆弱的光輝閃耀在這臉上,這臉兒也正像不可恃的榮光一般脆弱,(以鏡猛擲地上)瞧它經不起用力一擲,就碎成片片了。沉默的國王,注意這一場小小的遊戲中所含的教訓吧,瞧我的悲哀怎樣在片刻之間毀滅了我的容顏。

帝國的王位彷彿是一場破碎的鏡子游戲,只有從權力高空墜落的人才能感受到這種人生的極度幻滅。

理查三世和長安帝國的末代君王,在遜位時都有類似的愁苦,只是理查三世有詩人和戲劇家把他的痛苦描繪出來,而唐哀帝的悲哀只能從歷史的遺蹟中探查蛛絲馬跡了。

一年之後,如同理查三世要被人毒死一樣,李柷也沒能逃過篡位者的毒手,最終還是被朱溫謀殺。

這是908年春天,一個末代君王的死去,標誌著一個強盛帝國的死亡,一個文明的衰敗的開始。以後再要看長安帝國,就得到帝國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篇中去看,到博物館中去看。長安帝國後的宋朝和明朝,頗有點類似於西羅馬帝國崩潰後的拜占庭帝國。

末代君主和亡國令(2)

長安帝國末代君王退位的907年,中國的北部邊疆,一個少數民族正奇蹟般地崛起,契丹人的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稱王,在中國的地緣政治和文明格局中正式扮演逐鹿者的角色。自此以後,漢唐的強盛歲月不再,北方遊牧民族的鐵騎一再南下,直至吞沒、征服並改變這個曾經輝煌的中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