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習。
第一點,嚴於律己。諸葛亮在殺馬謖的同時也上表朝廷,要求處分自己,提出的處分的辦法是自貶三等。這個報告打到劉禪那兒,那麼劉禪批准,將諸葛亮降為右將軍,但是行丞相事,所總統如故。雖然是右將軍,但是還是代理丞相,那麼原來該管的那些事、該有的權力照舊。根據這樣一個結果,有人就批評諸葛亮是作秀,那麼這個說法我覺得是不懂政治,也不懂歷史,中國古代的政治它信奉的是儒家的學說,儒家的學說有個規矩叫什麼?叫有經有權。經就是不能變的,權就是可以變的。用現在的話說,也就是政策要有原則性,也要有靈活性。那麼一場軍事行動失敗了,作為統帥肯定要承擔領導責任,但不等於把這個統帥殺掉或者廢掉,統率殺掉、廢掉這個仗還怎麼打?所以處分是要處分的,但是不能因為這個處分影響到大局。
第二點,敢於認錯。諸葛亮為此上了一道疏文,叫做《街亭自貶疏》,這篇疏文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檢討書。諸葛亮這個《街亭自貶疏》是很實在的,實在在什麼地方呢?第一,他承擔了全部責任。就包括馬謖丟失的街亭,包括趙雲在箕谷的失誤,本來都不該他負責人的,諸葛亮全部承擔下來了,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呢,諸葛亮實實在在地指出了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是什麼呢?四個字:“授任無方”,就是我作為統帥我用人用錯了。第三點,他建立了問責制度。就是規定以後但凡出師不利,主帥一定要承擔領導責任。第四點,他採取了改正的措施。從此以後數次北伐,諸葛亮都親臨前線,坐鎮指揮。所以是實實在在地認錯。一個人啊,不可能不犯錯誤,世界上沒有不犯錯誤的人,包括諸葛亮,難得的是能夠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只要能夠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就是了不起的人。在這一點上曹操、諸葛亮都做得非常好。
第三點,賞罰分明。馬謖丟失了街亭,負直接責任,而且損失慘重:殺。趙雲箕谷失利,但是事出有因,因為敵強我弱,而且趙雲的指揮應該還是得當的:降級。王平是馬謖的副手,在馬謖進行軍事部署的時候,王平一而再再而三地勸阻馬謖,而且在馬謖丟失街亭以後,王平採取了很多正確的措施,保全了軍隊:賞,王平晉級。王平是這次戰爭當中唯一沒有受處分、反而受獎勵的將領。那麼本人作為統帥,負領導責任:貶。殺謖,降雲,賞平,貶己,叫做賞罰分明。
因此我們可以說,在街亭失利之後,諸葛亮的善後處理非常得當,做得好,做得對,應該大書特書。但是我們也就因此有了一個問題:既然做得對,為什麼要哭呢?
*馬謖的街亭之失,使諸葛亮失去了一次統一中原的重要機會,也給蜀漢方面增加了許多不利的因素。而從前面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來看,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對各方的處理都非常得當,體現了諸葛亮的一貫風格和態度,不免讓人心生敬畏之情。其中,有一個細節讓人迷惑不解,在處決馬謖時,諸葛亮是失聲痛哭、淚流滿面。這是痛失愛將的惋惜,還是另有隱情呢?諸葛亮為什麼哭呢?
陳邇冬先生對此有一個解釋,認為諸葛亮的哭有四個原因:惜馬謖,馬謖殺了可惜;悼將士,因為戰爭失敗了,有很多戰士犧牲了,要悼念他們;恨自己;思先帝。為什麼恨自己、思先帝呢?因為劉備生前曾特地交待過,劉備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劉備說先生啊,馬謖這個人是個誇誇其談的,這個人是不可以重用的,你一定要注意。沒注意,錯用了,恨自己沒有聽先帝的話,追思先帝的英名。四個原因。
那麼嚴冷先生也提出了一個原因,嚴冷先生的《三國史話》裡面提出來,說諸葛亮斬馬謖為什麼揮淚呢?要從《三國志·諸葛亮傳》的那五個字去找原因。哪五個字呢?“戮謖已謝眾”。也就是說諸葛亮為什麼要殺馬謖?是為了平息眾怒。按照嚴冷先生的觀點,諸葛亮殺馬謖不僅是嚴明軍紀,也是平息眾怒。為什麼要平息眾怒呢?因為諸葛亮重用馬謖是違眾的。當時討論誰做先鋒的問題的時候,大家都主張用誰呢?一個是魏延,一個是吳壹。但是諸葛亮不用,偏要用馬謖。當然諸葛亮是統帥,是丞相,他要用馬謖大家沒有話說;如果用了馬謖,馬謖打贏了以後大家也沒有話說;那麼現在你用了一個不該用的人,你打輸了,你打敗了,這個話怎麼說?何況大家想一想,魏延是什麼人?先帝寵信,劉備是非常喜歡魏延的。吳壹是什麼人?當今國舅。馬謖是什麼人?先帝說清楚了,“不可大用”。也就是說諸葛亮的重用馬謖是既違旨,違背了先帝的遺旨,又違眾。那大家就要問了,你為什麼啊?你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