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但“哥們兒”的女友有時是別有居心的——熱情的小敏在“直屬學長”追女友時,滿口答應幫他穿針引線,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小敏自己對學長也有一份情,不惜在學長想追的女孩面前,有意無意把學長說成花花公子,又扮演安慰者的角色,擄獲學長的心。

找“翼女”,萬萬不能找心計太深的。不過,男人很難看出女人心計深不深;女人的心計,常是在有愛字縈繞時才忽然變深的。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誰要超完美嬌妻

得了“完美病”的人,其實是最欠缺愛人能力、最自私的傢伙。

好萊塢電影《超完美嬌妻》裡,妮可?基德曼飾演一個不得不回家扮演妻子角色的女強人,與丈夫到一個完美的小鎮定居,發現小鎮裡每個妻子竟然都是金髮細腰豐臀甜美可人的完美女人:每日研究食譜、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條、總以最美麗的姿態出現在丈夫面前、不干涉男人的世界、任何時刻都願意*、*後還會乖巧地為丈夫到冰箱拿飲料喝,任由男人頤指氣使也一樣溫柔……

她本來也打算效尤,做一個完美的妻子,以挽救婚姻、重塑家庭。但偶然的機會中,她竟發現這是個恐怖的陰謀:鎮裡所有男人都把自己的老婆改造成機械人了!

最可怕的是,連本來很體貼她的先生也受不了“別人都有超完美老婆”的誘惑,想把她改造成一個機械老婆,好在到了最後關頭,先生良知浮現,還是選擇要一個有愛有恨有血有淚的太太,與妮可一起拆穿了完美小鎮隱藏的邪惡計劃。

我們心中其實都有一個完美情人的原型,再怎麼愛對方,難免在日久之後有些不滿足,開始在心頭造句:“如果他……那就更好了。”

如果他更有錢一點,那就更好了;如果他脾氣再好一點,那就更好了;如果她更溫柔,那就更好了;如果她做菜做得像我媽那麼好吃,那就更好了。

我們常跟劇中那些體型看來像“大番薯”的老公一樣,只想把另一半改造成“超完美”好來享福,並沒有想到:

如果愛人樣樣都隨自己的意、讓你處處滿足,那麼他只是一個完美的機器,他就不是他。

看完這搞笑的諷刺劇後,讓人覺得情人的缺點比較容易忍受。

很多人把婚姻視同一場“改造計劃”,要求對方配合他的種種需求來改變,這都是得了“完美病”;得了這種病的人,其實是最欠缺愛人能力、最自私的傢伙。

他們以為將情人改造成他要的樣子,人生就無憾了,一切就圓滿了;其實,就算情人照他的話來做,他心中的挑剔基因恐怕還是會創造出另外一個改造計劃。

除非他是機器人,才能完全合乎你的要求。凡是人,沒有人有義務為了任何人變得完美,即使是愛到深處無怨尤。

愛一個人,不代表你必須忍耐他的惡行。

你不必討好虐待你的人,不管他是誰,你應該拒絕!

女人最怕異形入侵

許多家庭中被孤立的外來者,都在婚後才發現自己是“異形入侵”。

二十八歲的小張與女友已論及婚嫁,帶女友回家之後,他就發現“家裡的女人”態度怪怪的。

小張是獨子,父親早逝,家中只有媽媽跟妹妹,他很單純地認為:他年紀不小了,她們應該為他高興才對。

可是當女友在時,媽媽會故意洗碗碟、搬桌子弄得好大聲,而妹妹也會不時敲門進來,甚至指使女友:“我買了水果回來,你要不要來削給我哥吃啊?”總有事來派遣她。

“我女友脾氣雖然好,但久了還是會不高興。我自己觀察了一下,發現其實我媽和我妹是‘共犯結構’,她們想連手對付我的女友,真頭痛!”小張是念法律的,信手捻來“共犯結構”一詞來定義媽媽與妹妹的行為。

身為大哥與獨子,他無法狠心答應女友婚後搬離這個家,但是媽媽和妹妹的行為對他的良緣顯然是一大威脅。

這是個很難兩全其美的問題,也是個相當普遍的問題,只不過小張家的戰況在婚前已經發生,而許多家庭中被孤立的“嫂子”,在婚後才發現自己是“異形入侵”,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就引來原有家庭女性成員一致的排斥。婆婆和小姑們根本是“共犯結構”。

她動輒得咎,只因她“搶”走了她們的生活重心——那個家裡最重要的男人。

排斥她的女人也不是居心叵測地想害她離婚,只是不甘於被忽略,被一個“新人”把自己的重要性比了下去。

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