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對於基金經理來說,他們的成功在於賺取鉅額收益,但前提是有一大筆投資資金,而這恰恰是靠儲蓄而來。它並不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定的原始積蓄,根本不會有投資的回報。
尋找動力
當然,儲蓄的必要性對我們來說談不上是令人震驚的啟示,儘管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應該多消費。我們有各種各樣非常重要的目標,包括湊足錢支付房子的首付款、為子女的大學教育籌資以及為退休做儲備,但我們還是覺得存錢很難。要尋找動力嗎?下面列出7條要少花錢而多儲蓄的重要理由。
1.我們越早為目標開始儲蓄,就越能輕鬆地積累到所需資金。首先,越早開始儲蓄,意味著為實現目標而堅持儲蓄的月份越多,這樣,每個月需要儲蓄的額度顯然就越小;其次,儲存開始得越早,我們在金融市場上就越有可能獲得更高的收益,這將進一步減少每月需要儲蓄的額度。
2.當前消費並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快樂。就像上一章所講,我們從消費當中獲得的興奮感很快就會消逝。想買一輛新車?在我們打挪用緊急儲備的主意或向別人借錢之前,我們也許應該嘗試用一到兩週的時間,來使我們購買汽車的熱情降降溫。這樣我們就有時間考慮,這項開銷是否值得。
3。 定期儲蓄可使我們內心平靜。在我們很清楚能按自己的意願生活的情況下,我們更容易在理財方面感到滿足。
4。 相比消費,儲蓄更便宜。我們賺取收入後每消費1美元,都要繳納聯邦稅、州稅、所得稅、銷售稅等,扣除這些稅之後,商品可能只值60~70美分。然而,如果將那1美元投到僱主公司的401(k)計劃當中,我們就能保持其原先價值,並可以實現延稅增值,甚至還能獲取相應比例的僱主供款。這樣一來,當時的1美元馬上就變成美元,甚至是2美元了。
5.這也帶來了一個相關觀點:儲蓄是有稅收優惠的。享有稅收優惠的儲蓄賬戶不勝列舉,包括401(k)計劃、個人退休賬戶、羅斯個人退休賬戶①、Coverdell ESA教育儲蓄賬戶和529大學儲蓄計劃。如果我們目前正使用普通的應稅賬戶進行投資,同樣也可以好好利用該賬戶的優勢—對合法分紅收益和長期資本利得所徵收的聯邦稅率很低。而且,在盈利的投資賣出之前,這些資本利得稅是不用繳納的,這意味著,我們只需簡單地一直持有投資,就能延緩納稅。
6.要想成儲蓄行家並不需要做出太多的犧牲。假定我們將儲蓄率從5%提高到10%,這樣,儲蓄額將翻一倍。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只需將消費從總收入的95%降低到90%,僅僅降低5個百分點就行了。
7.勤奮的儲蓄者需要的退休儲備反而更少。倘若我們是儲蓄高手,那我們不僅能以更快的速度積累到所需資金,並且,退休所需要的積蓄也降低了,因為我們已經養成了節約的生活習慣。 。。
試試節儉的小竅門(2)
確實,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我們職業生涯的後期,薪水的大幅增加反而可能使退休變得艱難。因為當薪水上漲之後,我們可能想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那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多的儲蓄,才可以在退休期間維持這種生活方式。問題是,在薪水提升之前,我們一直是根據相對較低的生活水準進行儲蓄的。最終導致的結果是,為了維持退休後更高的生活水平,我們要麼每月必須積攢更多的錢,要麼推遲幾年退休。
就拿社保金的數額來說,其中的差異就特別驚人。對於低收入階層,社保金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幫助那些退休者維持他們之前的生活水平。但對於高收入階層,社保金似乎只是杯水車薪,這些人需要大量的積蓄,才能維持他們退休以前的生活方式。
自我束縛
以上所述的內容引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如果積累財富對投資的成功有那麼重要,而且儲蓄有如此多的合理理由,為什麼現實中美國人的儲蓄卻少之又少呢?再一次,我們要歸咎於居住在洞穴中的祖先了。他們對延遲享受不感興趣,也不需要自我控制。相反,他們會馬上享受剛剛得到的任何東西。
而現今,我們需要自我控制,但大多數人恰恰做不到。我們一般都傾向於吃得太多、鍛鍊太少,而且隨意地鋪張浪費。要想杜絕這種情況,我們需要“連蒙帶騙”地強迫自己去做正確的事情。
例如,要強迫自己儲蓄,我們可以簽訂一份僱主提供的401(k)計劃,這樣就能將資金直接從我們的薪水中扣除,從而杜絕將這筆錢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