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皇上不知因何故,對太子起了不滿,要限制太子的權力了。
這個訊息就是:皇上要設監國大臣!這是從內侍首領常康口中傳出來的訊息,就是板上釘釘的是事情了。
訊息指,皇上急召了裴公輔和鄭時雍進宮,打算設他們為監國大臣,協助太子處理政務,凡軍國大事,太子一人不能獨斷,須與兩位監國大臣共同商議。
聽說,裴、薛兩位大人都已經應令,現在中書省已經在起草詔令了,監國大臣一事很快就公諸朝堂。
朝中已立太子,皇上若是離開京兆,自是太子監國,代皇上處理朝政的。但是,現在多了兩個監國大臣共同議政,這是什麼意思?
皇上這是不信任太子殿下呢?還是不信任太子殿下呢?
而皇上會這麼做的原因,沒有多少人知道,就連朱宣明本人都不知道!
朱宣明又驚又怕,只覺得腦中紛亂不已,想去問崇德帝為何會有這樣的決定,想問崇德帝為何會這樣對他,想知道……崇德帝是否厭棄了他。
他整個人渾渾噩噩的,連去紫宸殿見崇德帝的勇氣都沒有。(未完待續。。)
ps: 第一更!更新一章,要用半個小時,我想給起點跪了!感謝floodjiang、貓眼非煙、一百百個、小金蟲蟲牛的月票,感謝懷念的賞,謝謝大家!
480章 暗處
(第二更!)
從內侍首領常康口中漏出來的訊息,很快就作實了。
在早朝之上,崇德帝下了設監國大臣的旨意。旨意稱:“國事繁要,軍政所繫,無不慎重。太子理政經驗尚淺,特令裴公輔、鄭時雍兩人為監國大臣,輔政……”
這道旨意,用語太簡單,系要就在“太子理政經驗尚淺”一句,讓人細味不已。
太子詹事府已配設,太子詹事、少詹事、左右庶子等東宮屬官已定下,還有政事堂處理著國政,就算太子理政的經驗再淺,在皇上巡幸期間,還是能應付得過來的。
現在,皇上將這句話放到了聖旨上,還設了兩名監國大臣。這個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就是皇上要限太子的權力了。
朝中大臣自是遵旨,他們都不知道太子做錯了什麼,哪裡令得皇上不滿意了。大抵,除了沈家和長隱公子外,也不會有人知道了。
呃,其實也不對,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人知道朱宣明錯在了哪裡。
朱雀大街,是與宣平大街呈丁字形的一條街道。在它西側盡頭有一座空置的府邸,最近被翻新一番,不久前就有官員闔家搬了進去。
這座府邸的主人,就是太子詹事彭貽芳。
此刻,就在彭府一處幽靜的房間內,有兩個人正在說著話。其中一人,正是彭貽芳。而另外一個人,著一身黑袍。在燭火的照耀下,一雙鳳目尤顯奪目。
看起來,房間內的氣氛還是很融洽的,因為彭貽芳嘴角有一絲笑容,心情似乎不錯。
黑袍人看到了他臉上的笑容,露出了疑惑的神色,還是開口問道:“彭大人,父皇旨意已下,父皇令裴公輔、鄭時雍監國,太子被奪權。你還能笑得出?本殿下倒不知大人此計為何了。”
彭貽芳從定元寺中查探到的事情。他也知道的。而且,他想的和彭貽芳一樣,只待沈家人離開京兆,再行事就容易多了。
現在。太子如此心急。反而被人擺了一道。連監國之權都受限制了。真是……倘若太子沒有折騰這些事,那還好好的!
想到這裡,黑袍殿下不禁又看了彭貽芳一眼。看來。真正擺了太子一道的人,不是沈家或安國公府,而是眼前的彭貽芳。
只是,彭貽芳為何要這麼做呢?
“殿下安排臣來京兆出任太子詹事,不就是為了助殿下一臂之力嗎?這就是臣為殿下做的第一件事。”彭貽芳這樣回道。
他自稱臣,就表明已對黑袍殿下誠服,他是黑袍殿下這一系的人。
聽到他這麼多,黑袍殿下更覺不解了。裴公輔和鄭時雍都不是他的人,太子被分權了,對他有何好處呢?為何彭貽芳會說這是幫助?
見到他不明,彭貽芳便將定元寺的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不過,他說的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另外的事情。
“臣將定元寺的情報給太子,是為了在太子面前露臉。但是,臣沒想到,太子殿下會這麼心急,怎麼阻止都沒有用。好好的一個局,被太子用成這樣,非但不能使九殿下有任何損失,反而賠上了郭沁這個人……”彭貽芳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