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這麼多年,她知道天下斷沒有平白會這樣的好事,究竟皇兒在暗中做了什麼?
讓陳婕妤瞠目結舌的是,朱宣宏搖搖頭,說什麼都沒有做過。
“母妃,上林署的確是司農寺屬下的,但是郊祭和享蠶禮準備的東西,都要反覆查驗,風險太大,孩兒也沒打算做什麼事。”朱宣宏如此說道。
況且,他和聶春芳定親日子上短,是不會用聶衡做這種事的。就算他要謀劃什麼,都不會是在這個時候。
淑妃出了事,母妃獨得了好處,想必宮裡宮外都以為這是自己謀劃的結果吧?偏偏,自己什麼都沒有做!——這是朱宣宏又驚又懼的地方。
世上不會有平白好處,得到多少就要付出多少。這一次母妃得了管理後宮之權,將來要付出什麼呢?代價可是他能接受的?
他想不明白,對付淑妃的人會是誰,背後的人,是站在他這一邊的嗎?
(章外:在廈門,碼字不方便,起點這兩天也抽,請大家原諒。555,明晚回去,下週我會努力更新。)(未完待續。。)
ps: 感謝大家給我的投票和打賞!愛大家!
398章 接出來
在淑妃被禁永和宮、宮中紛紛擾擾的時候,沈度正在定元寺中拜見鄭太后。
對於沈度的到訪,鄭太后並不意外。在那個夜晚,她在太平門折返,就知道事情未了。——安婕妤是死了,身後還剩了一個九皇子。
果然,沈度就來定元寺相求了。
如今九皇子渾噩如行屍走肉,沈度他們遠在宮外,就算想做什麼想護著他,也不得。
顧琰先前建議,透過鄭太后將九皇子接到定元寺,這樣就是在宮外,沈度等人想見九皇子就方便多了。
而且,宮外還有範儀,年紀相仿的小朋友,最能撫慰心靈。九皇子最需要的,就是這個。
“娘娘,臣懇請娘娘將九殿下接出來。他自己一個人在宮中,還不知會發生什麼事。請娘娘憐惜。”沈度跪坐在鄭太后面前,這樣請求道。
鄭太后沒有說話,只是低垂著頭撥動著念珠,似有所思。
見此,沈度便說道:“娘娘,現在淑妃被禁,後宮是陳婕妤主理。若是娘娘能重回宮中,當然最好。”
如果鄭太后能夠回宮,有她在宮裡護著九皇子,沈度也能放心。畢竟,隨著皇后和淑妃被幽禁,後宮的確缺少一位夠分量的妃嬪來理事。陳婕妤只是暫代而已,宮中肯定要有另外一個人來主理。
淑妃被禁,宮中還有陳婕妤。當時紫宸殿內將安婕定罪,陳婕妤是幫兇。這一事遲早也要算。
鄭太后不會進宮,後宮主事的,又會是誰呢?
沈度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將朱宣知接出宮來會更好。現在,就看鄭太后的意思了。
鄭太后仍是沉默,不應允也不反對,她在想什麼呢?
鄭太后想的,仍是沈肅先前說的那句話。知子過而不教,不慈也。不愛其子,也是不慈。
不慈。不慈。她是不慈,還是她兒子不慈?
良久,鄭太后才說道:“我會向宮中說此事。我向皇上建議由德妃接管後宮。”
鄭太后在定元寺這麼多年,早已習慣稱“我”。她的建議。皇上一定會採納。
德妃。是崇德帝登位之後才選的妃嬪,多年來一直稱病在延禧宮不出。這個人,沈度並不熟悉。
鄭太后說德妃會主理。這麼說,德妃不再稱病了嗎?德妃管理下的後宮,會是怎樣的?
這些,還留待觀察。但聽得鄭太后願意將朱宣知接出去,這已令沈度高興不已。小孩兒出了宮,危險就會少很多了。
鄭太后開口之後,就繼續說道:“不過,將他接出來,等於讓他自絕於父子親倫。這樣,並不好。”
鄭太后雖在定元寺中,但什麼都知道,包括安婕妤死後朱宣知的心情,包括沈家為何一定要將朱宣知接出來。事情的進展,她預料得到,但她會感到心酸。如此,皇家父子親倫該如何?
沈度沒有立刻回話,過了半響,才回道:“請娘娘恕臣斗膽,敢問娘娘為何會長居定元寺中呢?”
鄭太后從崇德帝登基之後,就搬離了宮中,在定元寺中過著悽苦的生活,刻意遠離兒子帶來的權力和榮耀,這又是為何呢?
若不是被傷透了心,知道一切於事無補,又怎麼會決然出宮?
現在,他想要將朱宣知接出來。道理皆然。皇上能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了安婕妤,就有可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