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中。必定還有對父親的擔憂;但。無情最是帝王家。坐於皇位之上,皇上對父親的想法,除了擔憂之外。還有更多東西,又怎麼會不復雜。
皇上心情再複雜,都會問一問,自己所求的是什麼。果然,沈度就聽到崇德帝回道:“何所求?”
“皇上,臣懇求帶二十虎賁軍前往建康府,去接大夫鍾豈前來為父親治病,請皇上准許!”沈度回道,說出了借虎賁士兵一用的請求。
大定用兵嚴格,除了正常巡衛外,十六衛士兵若是離開駐地,凡調兵五十人以上,就需有皇上的旨意和兵部的虎符。其中,虎賁軍的調兵更加嚴格。
凡是調動虎賁士兵二十人以上,就需皇上的明旨和兵部虎符。當年,沈度護送前御史大夫孟雲卿回湖州,也只是帶了十來個虎賁士兵而已。
這一次,因沈度自身傷及左臂,陳維也受了重傷不能隨行,勢必需要更多的虎賁士兵來護衛。雖則沈家有暗衛,但以防萬一,虎賁的力量,沈度定要藉助。
不知為何,他總有個預感,總覺得此去建康並不太平,那種若有似無的危機感,讓他不敢有任何輕忽。
聽了沈度的話語,崇德帝皺了皺眉,並沒有立刻說話。去建康府接一個大夫而已,何須動用虎賁軍?這鐘豈,難道還會出什麼問題?用二十虎賁軍去接一個人,大材小用。
沈度彎了彎腰,略帶苦澀地說道:“父親此前說道,他深居簡出,一是身體不便,二是樹敵過多。臣想著,未雨綢繆,總歸是好的。”
這簡短的話語,實則包含著太多意思。沈肅當年的鐵血手段,想必令太多人仇恨,如今他出了事,想必很多人都不願意他再活下去,必定會有人阻止鍾豈救助他。
那麼問題來了,沈肅當年的鐵血手段,是為了誰呢?沈肅是軍中孤卒,在京兆那些年,他唯一在意唯一守護的,就只有崇德帝一個人而已!
崇德帝也想到了這一點,臉色就變了變,仍是沒有說話。
“臣惶恐,父親在昏迷之前,令臣聽皇令,不得擅專。這借虎賁士兵一事,臣是心急失當了……”見此,沈度這樣說道,聲音低沉了幾分,意興沉鬱。
崇德帝閉了閉眼,然後睜開,說道:“朕準你所求,朕會下旨給兵部。”
“臣……臣謝皇上隆恩!臣……臣明早立刻起程去潤州!京兆這裡,臣也會留下護衛照看父親的,還有章老先生和鄭奉御照看著,肯定不會有什麼問題的。”沈度激動地說道。
他似感激涕零,一時語無倫次,將沈家雜七雜八的情況都說了出來。
這些話語,聽在崇德帝耳中,又別有一番意味。沈度若是去了潤州,沈家就剩下老師一個主人了。如此單薄的人家,多少令人惻然。
“你且放心去潤州吧,一時半會的,老死不會有什麼事的。”良久之後,崇德帝這樣回道。
帝王金口,所出無虛言。他這句話,既是寬慰沈度,也是承諾,意思就是說在沈度離開京兆這段時間,他會護著沈肅。
這話一落,就令常康動了動,隨即又飛快地穩住了身形。皇上不但答應了借虎賁士兵,還作下了這樣的承諾,證明皇上對沈家還是有愛惜的。既然這樣,為何還讓人去了梨花林試探呢?
前後的做法,太矛盾了。
沈度自是萬分感激,低垂著的眼眸閃過一抹幽光。他來紫宸殿借兵不是主要的,來讓崇德帝作下這承諾,才是重中之重!
陸清和杜預都是文官,父親又是這樣危險的情況,他定要為沈家設定一層護罩,才能放心離開京兆。還有什麼,比皇上許下的護衛更堅固的?
就算有梨花林一事,沈度都相信崇德帝暫時不會動沈家。帝心啊,其實最容易測,端看想不想。
沈度離開紫宸殿之後。常康想了想,仍是低著頭請示道:“皇上,沈大人此去潤州路上,是否需要奴才做些什麼?”
崇德帝想了想,擺擺手道:“暫且緩著吧。老師這樣的情況,能不能救回來都是未知數。何況,不會那麼順利的。”
他說這話的時候,唇角帶著一絲嘲諷的笑容。
沈度在紫宸殿中說的這一番話,目的是什麼,擅測臣心的崇德帝當然會知道。只不過,他聽著沈度的話語,到底還對沈肅有一絲惻隱之心,護著,倒也無妨。
他也沒有看向常康,只是深深地凝視著殿中的九龍柱,卻又好像眼中並沒有九龍柱。他此刻的眼神,讓人捉摸不透。
若強要形容,就像一個人家看著螻蟻一樣,似乎只要用樹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