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章 歌頌型相聲(求訂閱!!!)

看書網,!

北京侯三爺的玫瑰園別墅裡,沈常樂正跟侯三爺、師爺石富寬師和父於千喝著茶,不過幾位的神情可是不算太淡定。

侯三爺倒了一杯茶一飲而盡道:“唉真td,常樂你也彆著急上火,這事啊也不能算導演組犯嘀咕。”

“畢竟你的相聲節目效果炸歸炸,但是畢竟太年輕啊,從來沒有經歷過晚會這樣的命題作文,他們也是怕你上去之後水土不服,或者突然蹦出來什麼葷段子。”

師父於千也是贊同的點點頭道:“這點確實是一個問題,沈常樂這孩子平時太省心了,不管是創作能力還是功底都很好。”

“有時候連我都會下意識的忽略,你才是剛剛學了不到三年出師而已,如果早早的,再教教你諷刺類或者歌頌類的相聲就好了。”

於千有些無奈,畢竟他可和郭桃兒不一樣,曾經他也是在鐵路文工團待過好多年的,其中這方面的相聲段子還是有不少的。

侯三爺嘆氣道:“這話千兒你可就說錯了,這次這趟晚會呀,只能說歌頌類的相聲,諷刺類的可是難呀,國慶晚會、慰問部隊你去諷刺誰去能點題呀?”

“我和老石這段時間我是沒閒著,縫縫補補湊了三個諷刺類段子送了上去,不過還是不行太敏感了,只能老老實實的上去說點吉利話了。”

就像侯三爺說的,要是論現場的表現力,搞笑程度來說的話,實際上沈常樂和侯振搭檔的相聲,應該是最沒有懸念的。

然而,即使是有著侯三爺和石富寬師爺在後面的鼎立相助,但是實際上,國慶晚會的演出名額,仍然並沒有決定。

正如曹金和何偉兩人的談話所說,晚會的相聲是和小劇場和慰問演出不一樣的。

小劇場裡是可以無所畏懼的,只要是觀眾喜歡可以接受,那就是好相聲。

而慰問演出雖然有些限制,但是尚有周轉空間,大不了,不就是說傳統段子或者展示基本功嘛,就比如沈常樂表演的那個《說學逗唱》,一樣可以有很好的發揮。

而類似這種國慶晚會,部隊慰問演出呢?限制就已經堪稱恐怖快媲美春晚的要求了:

相聲段子太老沒新意不行!相聲段子沒有中心思想不行!相聲段子三俗不行!相聲段子沒有點題到,部隊或者國慶的主題不行!

而且在滿足上述條件下,你還得表演的可樂好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算得上是能上晚會的好相聲。

這無疑相當於,在身上一條條的鏈條下河游泳,穿著一雙鐵鞋去跑馬拉松一樣,難為人啊。

要不然為何稱馬濟先生為自老侯爺之後的第二位相聲大師呢?

如果說老侯爺改革舊相聲,剔除糟粕是真正將相聲從下九流拉上來,登上了大雅之堂。

讓相聲演員地位提高步入曲藝行當裡,能吃國家飯,能做人民藝術家了,不再和當年的妓女一個地位。

那麼馬濟先生,就是舉起歌頌型的相聲的大旗的人,是歌頌類相聲的標杆,真正實現了大型晚會思想好,有內容,還逗樂的全部好相聲的要求。

但是從當時開始,甚至到現在為止,依舊好多人都說著同樣的論調:相聲是一門諷刺的藝術,你偏偏弄成了拍馬屁的藝術,本末倒置,簡直是相聲界的恥辱。

這等人屢見不鮮,暫且不論歌頌型相聲到底是不是單純的拍馬屁藝術,但是這種相聲,卻在那個最困難的時期讓相聲活了下來。

那個年代,所有藝人都遭到了迫害,曲藝戲曲都不讓表演了,藝人們紛紛下放改造。

甚至還出現了很多藝術瑰寶的損傷和遺失,傳統相聲《八大改行》,也正是後來大家根據這段時代寫的段子,訴說當年藝人的不容易

但是就這樣艱難的年代,馬濟先生扛起了相聲的大旗,讓歌頌型相聲在最困難的時期還能演出,藝人們還能有口飯吃,從而讓相聲沒有斷了演出的根基。

即使到了如今的時代,不管是主流相聲演員還是非主流相聲演員,你要是想要上大型晚會,諷刺類的節目不能說怎麼辦?那麼歌頌類相聲就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但是如果沒有歌頌類相聲,是不是就相當於少了一半的機會?

這是這位相聲大師,為後輩相聲演員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謾罵不理解下趟出來的一條新路,也是最寶貴的一個財富。

沈常樂喝著茶,心裡邊也是在不停地研究,他t上輩子可是德芸社的粉絲啊喂!聽的段子一個比一個嗨皮,一個比一個三俗,小火車汙汙汙的一個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