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德雲當網紅
雖然說最後的結果是嘴毒的沈常樂和郭奇臨被岳雲朋冷酷無情、無理取鬧、拔那什麼無情一般,慘無人道的給端茶送客了。
不過單單從出主意安慰的角度來說,沈常樂和郭奇臨確實還是做到了,岳雲朋還是下定決心答應下來了春晚的邀請。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中途有段時間胖子王建國和李蛋給自己打過電話,說王子健和妻子又鬧了很大的矛盾。
距他們聽說是和王子健的《今晚八零後脫口秀》和“小二班”的事業有關係。
王子健有意動想要來考慮放掉“小二班”的生意,挑一小部分心腹來徳芸社,而其老婆則一直提出反對,不願意讓王子健放棄“小二班”的產業。
沈常樂皺著眉頭猶豫了半晌,確實也沒想到因為自己的邀請,似乎給王子健不合的家庭又增加了一天裂痕。
但是沈常樂想了半天,最後還是跟胖子王建國和李蛋說別管這件事。
清官也難斷家務事,更何況事情的矛盾是因為沈常樂的邀請,那他自然更不能插手了。
雖然說有一些沒有人情,但是王子健以後會不會聽自己的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又或者繼續前世的軌跡,這個事情的一切決斷,還真得是王子健自己做出來。
沈常樂這邊快到了年底已經基本閒下來了,本來說除了每星期的幾天表演外,剩下的時間好好休息休息。
不過在家照看孩子的郭桃兒,可是絲毫不準備放過沈常樂,看見沈常樂這邊沒什麼事兒了,便是直接給沈常樂安排了一個差事,去傳習社裡邊當京劇老師。
沈常樂接過通知苦笑了兩聲還是答應了下來,反正自己的三個徒弟,平日裡也都是在傳習社裡面跟著老師們打基礎的,這次去一隻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趕,正好一併就都教了。
其實說是傳習社的京劇老師,不過沈常樂負責教的可不單單是京劇唱腔、唱詞。
徳芸社傳習社的課程都是大課,加上中間休息的一點時間,兩節大課加起來就是一下午了,別問為什麼不是上午,因為某位老師上午起不來。
半天的時間,咿咿呀呀這麼久,尤其是剛剛接觸京劇,不太會用丹田發聲,肉嗓子乾唱,很容易就把嗓子練壞的。
所以一般沈常樂都是第一節大課練唱,第二節課練戲曲把式。
所謂“書口戲架”,說相聲的一定要會一點評書,就是要有說書的口,比如最典型的《八扇屏》之類帶貫口的活,你有沒有說書的口,說出來差別很大。
另外就是要學戲架子,當然不可能學的有多好,但是隻要能有個皮毛,就可以說是受益匪淺,這樣在舞臺上身段使出來,或者做一些手上的動作才會好看,才會有味道,最簡單的一個比大拇哥,一般人使出來都是什麼樣子?肯定是彎著的。
而像是相聲演員、戲曲演員怎麼使,那得是繃緊了直直向後翹的,不為別的,就為了這麼一伸出來大拇哥,讓觀眾看的那麼精神,那麼瀟灑。
更不用提像是相聲中少馬爺以及後臺的孟鶴糖、周九玲表演的鐵門坎了,那對於相聲演員來說算是一個亮點絕活,來一個確實不容易。
不過對於京劇演員來說,這鐵門坎可是一點不叫絕活,那叫做基本功。
比如像現在滬都京劇院的武丑名角郝傑,人家在舞臺上使起來鐵門坎是蹦前蹦後十多個打底的,興致好了,觀眾們熱情,演員高興二十來個都富裕。
當然這是很正常的,畢竟相聲演員那是學,京劇演員那是專門練這個的,就像京劇演員說貫口也肯定幹不過相聲演員似的。
沈常樂先教傳習社學員們的是京劇裡面基礎中的基礎,翻、騰、撲、跌、滾、摔等簡單動作,也就是所謂的毯子功。
這些動作的難度對於剛剛接觸的學員來說已經很大了,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跌著碰著很常見,所以要在毯子上面進行,毯子功的名字也是從這裡由此而來的。
沈常樂自從拜師李勝素以來,主要練的是梅派的青衣、花衫路線,前者雖然是多以中青年女姓的形象,以唱功為主。
不過後者就不一樣了,這是本世紀20年代以後,王瑤卿先生為了豐富旦角的表演藝術,充實藝術表現能力,把青衣沉靜端莊的風格、花旦活潑靈巧的表演、刀馬旦的武打工架等融為一爐,創作出的一種唱、念、做、打併重的新旦角行當,比如梅派的經典《霸王別姬》、《貴妃醉酒》、《天女散花》都是花衫戲。
所以沈常樂唱功就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