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弱也,因此遵循此一法則的配置結果,社會中的弱勢者勢必處於被淘汰的命運,這不是社會主義。因此,必須靠兩股力量來補足及矯正市場機制的缺陷,一是政府職能,二是社會事業。政府職能可以獲得作用,就是在政府可以運用的“公”部門資源中,透過相關政策,讓資源的配置更多地向弱勢者傾斜(比如保障性住房、社會醫療保險、公共交通系統與社會補貼與救助等),換言之,就是真正落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狹義的社會管理應該指的就是這一部分。另外,社會矛盾的紓解,也不能全部放在政府肩上,如何健康地發展社會事業(社會公益組織、非政府組織、宗教組織等)替政府分勞,則是廣義的社會管理。狹義的加上廣義的,就是社會改革。

次談“正義”。義者宜也。中國有句話叫“不義之財”,又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指的都是必須以正當手段來賭錢。馬克思當年指出兩種不義之財,是資本家壟斷資本剝削勞工,地主壟斷土地剝削農民。其實,理論上還有第三種壟斷,就是權力。權力的集中及缺乏監督所造成的利益分配問題就是不正義,也是社會矛盾在不公平之外的另一深層次根源,這就需要政治體制改革來做必要的矯正了。

毛澤東當年說,必須要人民起來監督政府。鄧小平也說,中國所有改革,其最終成敗,取決於政治體制改革。應該說,都是看到了市場經濟在配置資源時,有利於生產與效率,卻不利於公平與正義的特質。因此,在中國改革開放走了30年的此時,找到針對市場經濟改革的新突破口至關重要。社會管理、社會政策、社會改革,以及進一步再延伸到的政治改革,就是答案了。

以農立國VS以國立農

中國改革開放已30多年了,現在正在為下一個階段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探索新的思維,部署新的方向,“城鎮化”即是其中的核心之一。

“城鎮化”其實含有多重目的,(1)有利於擴大內需;(2)放寬中小城鎮的戶籍限制,接納農村釋放出來的巨大的富餘勞動力,讓眾多農民進城之後獲得工作形成購買力,也能拉動內需;(3)降低農村中的人與地的比例,有利於透過集約化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生產力。

“城鎮化”的構想雖然很好,但顯然必須與農村、農業、農民即所謂“三農”問題的解決捆綁在一起處理。於是國務院乃指定重慶作為“統籌城鄉綜合改革試點”的實驗區。

依重慶市最近提出並獲國務院原則批准的試點方案可以看出,這個方案頗有不少創新的政策,例如,讓進城的農民有三年的緩衝期,決定最終是不是要放棄承包地、林地與宅基地,全心全意地享有城市戶籍做個城市居民;另外,政府也將農民釋出的承包地及林地保留為農用,轉移給願意繼續留農的農民。這其中,其實就蘊含了一條很重要的發展策略——堅守18億畝農地規模的底線。

中國五千年來從來就是“以農立國”,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之一就是“神農氏”。農業及農業所依附的土地,就是中華民族的立身之本,一切的生命與生活,包括其衍生出來的風俗、信仰、科學、哲學、價值,都源於此。

其實,不光是中國,所有的古文明都建立在農業的基礎之上。直到18世紀,人類的歷史出現了工業革命。工業結合了科技就代表了最新生產力。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遊戲規則下,工業生產力的競爭力明顯地及全面地超越了農業生產力的競爭力。這種相對的優勢,不僅表現在近200年來國際權力結構的消長上,也幾乎表現在任何一個國家內部產業結構的消長變化上。

就中國而言,錯過了工業革命與市場經濟,被新崛起的工業大國欺侮了一兩個世紀,直到1979年中國決心走市場經濟及工業化。而一旦中國作出了正確的選擇,不過30年,就快速崛起。30年後的今天,就已經是全球出口第一、外匯儲蓄第一、GDP第二及製造業產值第一(明年)的經濟大國了。

與此平行發展的,則是中國國內,農業及農村活力的相對弱化,農業部門資源包括土地的持續流向工業部門,這即是日前要堅守18億畝農地底線的背景。

這條底線守不守得住?以過往的經驗看,恐怕不容樂觀,因為“市場”的力量實在巨大,除非以極大的決心否則難以抗拒。而這,也是目前幾乎所有發達國家採取的對策。

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全是世界上最強的工業國及科技國,但這些國家全保留了廣袤的農地與相當規模的農業,所以如此,全靠政府的巨大財政補貼,以歐盟為例,27國組成的歐盟,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