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索府無憂無慮的富家小姐時光,我已經快要忘記自己到底是誰了。是赫舍裡念卿,還是安檸。
我從現代穿越到清朝到底是為了遇見誰,這一切都不得而知……
一晃就到了五月,府中安逸的生活,差點讓我忘記了歷史,甚至還留有僥倖的心理,認為阿瑪不會出事。
回想這段日子,阿瑪總是和太子頻繁往來,商量政事。皇上最忌諱的就是“結黨營私”,看來,阿瑪註定難逃一劫了。
這日,我莫名的有種不祥的預感,很強烈的感覺…
果然,阿初剛為我梳妝完,準備去花園散步的時候。就聽到府邸正門“砰”的一聲被撞開,緊接著傳來一陣急速的腳步聲衝進府中。
“小姐,你在這別動,我出去看看。”阿初說完便出門檢視。
我自然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該來的總會來,今日這局面都是註定的。
外面傳來下人們驚嚇的聲音,一片嘈雜聲。阿瑪此時是在府中的,看來是躲不過這一劫了。
我改變不了歷史,此時也無能為力,只能在房中待著,不知道該怎麼辦。
正當我坐立不安的時候,門被推開,阿初慌慌張張的跑進來,顯然是受到了驚嚇,哭著說:“小姐,不好了,皇上派兵把老爺帶走了!他們說,老爺在朝廷犯了死罪,老夫人和兩位少爺都會被處死。小姐,你趕緊逃走吧!後門有馬車,我這就收拾衣物!”
阿初慌忙簡單收拾了一些衣物,拉著我就往後門跑去。
到了後門,車伕見了我,立刻掀起布簾:“小姐快上車!”
我和阿初上了車,馬車就快速的向前行駛。此時情況緊急,我們也不知道要去哪裡。
坐在馬車裡,我心緒不寧,仔細回想歷史……
阿瑪除了結黨營私,還犯了一條大罪,這在康熙眼裡,萬死不足抵其罪。乃是唆使太子,有造反之心。
要知道,康熙與太子生母孝誠仁皇后,感情深厚。可惜赫舍里氏在生太子的時候,因難產,於兩個時辰後去世,終年21歲。康熙悲痛萬分,隆重治喪後親自承擔起撫養皇后遺孤胤礽的重任。
一年後,冊封胤礽為皇太子,下諭禮部擇吉日舉行冊封大典:“帝王紹基垂統,長治久安,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誕生嫡子,已及二齡。茲者欽承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建儲大典,宜即舉行。今以嫡子胤礽為皇太子。爾部詳察應行典禮,選擇吉期具奏。”
同年十二月十三日,康熙於太和殿舉行冊封大典。授予胤礽皇太子冊、寶,正位東宮;十四日正式頒詔天下。
由此可見,皇上對太子的重視,疼愛。史上記載,康熙屢次外出,皆不忘問候留在宮中的愛子;有時胤礽可能對於給父皇寫信的事不太重視,康熙便十分焦急,在他心中,太子已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曾言“情之最親者,莫如父子”。胤礽偶染小病,康熙便急得坐臥不寧、寢食難安。
而阿瑪和明珠黨的鬥爭可謂是如火如荼,他們的黨爭又涉及到奪嫡之爭。納蘭明珠與大阿哥胤禔有親緣關係,阿瑪與太子也有親緣關係。所以兩黨明爭暗鬥,結黨弄權,是皇上最不能容忍的。
最關鍵的是,阿瑪和太子密切往來。為了支援太子,結黨妄行,議論國事,將太子帶壞。漸漸的使父子關係疏遠,成為對立面。所以惹下禍端,造成今日的局面。
只是阿瑪身為最早追隨康熙帝的人,皇上對他很是信任。所以委以重任,立下汗馬功勞,阿瑪很快達到了人臣的巔峰。令皇上沒想到的是,阿瑪竟然站在了太子胤礽這方,如此賣力的支援太子。這對於皇上來說無異於是背叛,更何況康熙對於權利很是在意,不喜歡放權於下,自然不能容忍阿瑪這般助力太子製造第二個權利中心。
因此,皇上對阿瑪可謂是恨之入骨。阿瑪最後的下場就是先被處死,又被皇上定為“本朝第一罪人”。
但是加快今天這個局面的,一定是阿瑪身邊有了心腹之患,背叛了阿瑪。
向皇上告發阿瑪的這個人是誰呢?其實不難猜想,這個人就是高士奇。
這高士奇家道貧窮,但長於詩文書法。尚是窮書生時,流落京師,賣字餬口。因所得有限,經常飢一頓,飽一頓,惶惶不可終日。
後被吏部主事祖澤深遇到,祖澤深是個貪官,但卻精通識人術,看出高士奇未來將貴不可言。於是對高士奇伸出援手,將他帶入府中,做為門客養起來。
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