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留,並允許公眾查詢。

這些聽證會都是什麼議題呢?我隨手查詢了一下該縣本週的聽證會記錄,一共六項:兩項關

於土地規劃,兩項關於撥款,一項關於租房的規範,一項關於供水和排水系統。下週一共五

項:兩項關於撥款,一項關於經濟增長的政策,一項關於交通安全,一項關於某項政府收費

條款。

除了聽證會,不願口頭髮言的人也可以提交書面宣告,立法委員對這些書面材料需要一視同

仁地重視。為了檢驗議會是否“聽進去了”民意,議會的決策會議、專門委員會會議也必須公

開。每一天的工作日程都需提前公示;電視轉播會議現場;公民可以電話收聽會議;如果錯

過現場,可以去網上查詢錄影資料。此外,政府有每週的工作報告供公眾免費電郵訂閱。總

而言之,力圖確保公民對決策全過程的知情權。

如果去查詢美國大大小小各級議會的工作程式,會發現它們大同小異,大多遵循這種資訊公

開化、程式透明化、參與開放化的原則。我不知道這些保證公民知情權和參與權的程式在多

大程度上降低了決策效率,但是我相信這些程式會使“人群密集區附近建化工廠”、“先砸

100

億再考慮專案劃不划算”之類現象出現的機率大大降低。“嘰嘰喳喳的辯論和團體之間的牽制”

或許不是一幅優美的畫面,但它也許是在用“短痛”去避免“長痛”。如果當初廈門人可以拿起

電話說:“喂,我想參加下週二的

PX專案聽證會――”,也許後來就不會出現市民與市政府

之間的對立僵持。

中國由於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並非常設機構,主要政府決策落在行政部門,所以聽證會主要也

應由行政部門召開。目前政府的決策越來越重視公眾參與,許多政府部門開始在公共決策中

加入聽證程式。但是它還不夠普及,而且許多聽證會形式重於實質。某些地方聽證會拒絕記

者採訪、發言代表的產生方式不透明、其聯絡方式也不能公開等等,甚至有些地方聽證還要

“彩排”。顯然,這種神秘主義和形式主義的作風與聽證會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馳。據說民主的

實施需要民眾具有“民主素質”,我不知道有什麼比公開透明理性的參與本身更能訓練民眾的

“民主素質”,就象我不能想象除了跳到水裡學習游泳,還有什麼別的學會游泳的方式。

//blog。sina。/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