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迪有些亢奮了。“真是兩個少見的女人!”他想。
譚主任沒想到仝局長會駁自己的面子。上午他剛到辦公室,就接到仝局長的秘書打來的電話,說仝局長非常感謝譚主任的邀請,但這幾天會議比較多,也很忙,吃飯就免了。如果有什麼事需要幫忙,仝局長一定盡力而為。這種讓秘書出面推脫飯局的方式就是明擺著駁面子的意思。如果真的是因為忙,一時脫不開身,應該是仝本人來電話,既照顧了面子又留有餘地。看來仝遠不是當初大家想的那樣,是頭見了斜坡就能趕下去的驢。
這些天的各種跡象表明,仝現在很可能已經正式插手關於“新維多”的一些事了。昨天萬行長給唐董事長打電話,雖沒有明確地說明,但暗示了有關“新維多”貸款的業務由於遲遲沒有啟動,已經有人提出質疑,為什麼這麼好的一筆業務領導拖著不表態?有關黃曉軍和黑子集團的經濟來往的調查似乎又陷入了停滯狀態,存在過的事實在沒有證據的前提下就失去了任何意義;稅務調查進展緩慢,稅務局內部也有不同的意見。反對派認為,如果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僅憑匿名信和無端的猜測就對一個經營卓有成績的企業進行大規模的調查,勢必造成一些負面影響。萬一最後查不出問題,怎麼下臺?還有,黃曉軍現在似乎並沒有在意工程進度的減緩。有關部門對施工提出的整改措施得到了超標準的貫徹落實……
譚主任漸漸領悟到,起初低估了黃曉軍的能量。接下來,如果沒有耿迪的配合和直接參與,要想實現當初既定的計劃看來難度相當大。事到如今,他才發現唐董事長周圍的人,也包括他自己,顯然過高地估計了自身的力量。還有一點,也是他沒法說出口的,唐董事長在花錢買道這個問題上遠不及黃曉軍和耿迪這幫年輕人出手闊綽。弄不好當初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到手的這個專案,還真讓黃曉軍當成誘餌吞進肚裡,再把鉤子吐出來又還給了他們。要真是到了那一步,豈不成了天大的笑話,那他譚主任該如何面對來自各個方面的責難和壓力呢?首先唐董事長這一關他就過不去。前期投入的那麼大的精力和財力將煙消雲散,留不下任何痕跡。憑著幾十年來風風雨雨積累的豐富的鬥爭經驗和臨危不亂的沉穩,譚主任決定拋棄唐董事長等人一廂情願的“左傾機會主義路線”,重新調整戰略戰術,把工作重點轉移到耿迪的身上,同時加強跟上層的聯絡,挽回由於唐董事長的“照片風波”造成的不良影響,恢復對仝局長等人的威懾和制約。
深夜,黃曉軍接到白姐從加拿大打來的電話。白姐在電話裡告訴他,仝豔豔的入學通知書正在抓緊辦理,雖說費用高了點,但還算順利……黃曉軍要白姐不惜一切代價儘快將這件事辦妥。白姐這次在電話裡沒有再提想要回國,而是問他什麼時候能去?黃曉軍知道,白姐已經適應異國的生活了,這使他又減少了一個後顧之憂。
他想到明天邱建將和耿迪見面,但願邱建的真誠能夠化解耿迪心中的陰雲!
第十七章 墓碑前
葉檢察官這段時間的心情非常不好,如今的案子一天比一天多,難度也越來越大,涉及的內幕一層比一層黑暗。本來已經夠亂夠忙的了,不知道哪位爺的哪根兒神經又犯擰了,把黑子的案件又抖摟了出來。據這次負責調查的辦案人員透露,主要還是為那筆不知去向的毒資,以及案件在審理過程中一些明顯的漏洞。老葉納悶兒,耿迪居然沒有像上次那樣,急於出頭露面過問此事。這些日子,老葉總覺得在自己的身後多了一雙令他倍感不適的眼睛在時時刻刻地盯著自己,就像半夜隻身穿越墳地的膽小鬼一樣,總覺得身後跟著孤魂野鬼,可當你猛然止步回頭的時候,卻又什麼也看不見。
湊巧的是,這兩天耿迪還就準備跟老葉見見面。但自從他知道老譚手裡掌握了黃曉軍的錄音以後,耿迪變得謹慎多了。他知道,這種手段可以隨時輕易毀掉一個人。很難說姓唐的會不會對自己採取同樣的手段,因為沒有他的協助,譚主任和唐董事長暫時還不會貿然對黃曉軍和“新維多”採取實質性的行動。至於他們的手裡還掌握了什麼,他現在還不清楚。但是黃曉軍跟黑子集團的經濟瓜葛,老譚是瞭解的。只是這些證據目前看來還沒有人真正掌握,要不然老譚和姓唐的現在不會拿黃曉軍就像是餓狗見到刺蝟,饞涎欲滴卻又無處下口。
耿迪選擇了一個他認為是最保險的地點與邱建見面。離約定的時間還差幾分鐘,邱建來電話,說路上堵車,可能會晚到一些時間。耿迪沒有用手機,而是在飯店的商品部買了一個磁卡,用磁卡電話機給老葉打了一個電話。耿迪在電話裡只說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