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華人武打電影中被埋沒的兩個天才。尤其是前者——董志華,他的武打功底、個人素養和演技風格,榮少亨以為遠在李連杰之上,但他卻遠沒有後者幸運。
在榮少亨那個年代,凡是出生在1970年代中期及以前的人,大約都在自己的少年時代看過香港武打導演張徹的《大上海1937》和《過江龍》。在武打特技還很樸素的年代,這兩部片子,在《少林寺》之外,建立起榮少亨對武打世界的最初印象,對其主演董志華和徐小鍵印象深刻。
先說董志華。此人自幼學習京劇武生行當,京劇大師厲慧良對他十分欣賞。早年,身在天津的厲慧良去香港演出,董志華在其旗下,出演了《鍾馗嫁妹》中的五鬼。後來張徹來大陸拍電影,尋找大陸演員,看中了董志華。這時候,董正在厲慧良的戲中扮演角色。最後,厲慧良作了讓步。“來大陸拍片他是客,不必爭執,我讓!”厲慧良說。但無論如何,厲慧良的放行,成就了董志華的最初的江湖夢,也成就了那個讓無數人喜歡的“小刀楊藩”!後來,深得張徹青睞的他,出演了張徹晚年的所有作品:除了《大上海1937》外,還有《西安殺戮》、《江湖奇兵》、《神通》等。但他的境遇卻讓人惋惜——時至今日,20年過去了,董志華仍不過是綠葉一片。直到有一天,榮少亨在周星馳導演的《功夫》中,再次看到了董志華的身影。那一刻實在讓榮少亨感慨,董志華扮演的精通棍術的油炸鬼。此時的他已經是禿頂發福了,很難再感覺到當年那冷酷健鑠的小刀的身影了。
在這部轟動一時的片子裡,所有的星光都與他沒有關係。後來,在採訪中,董志華強調了傳統功夫的魅力,對花裡胡哨的特技表示了不屑:“隨著我們年老了。以後要拍這樣的片子,上哪找人去?”
遭遇同樣命運的還有飾演“林懷部”的徐小健。他和董志華是雙子星座。在張徹的電影中,有董必有徐。相比之下,徐小健更為英俊,除了機遇外,具有了所有武打明星應該具有的要素。而今的他仍然活躍於螢幕上,不過很難再從其中認出當年那個帥氣的小夥子了。早前的一部超級爛的吳奇隆主演的翻拍片《新忠烈圖》中, 徐小健居然頂著長長的白色假髮,塗著白色脂粉,捏著嗓子,扮演起了一個一點武功都不會的太監,如此“突破”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但是不管以前怎樣,如今歷史的軌跡沒有改變,張徹還是慧眼識英才地選擇了徐董二人來和榮少亨打對臺戲。從這裡可以看出他幕後老闆邵大亨的雄心壯志。論導演的名氣,徐小明當然不及張徹,論男主角的陣容,一個於榮光怎麼也打不過徐董二人,論雙方的投資,邵氏和玄霆不相上下,但是比起演員的人氣來,玄霆這邊卻要高上一籌。導演兼演員的徐小明自不必說,那於榮光至少也飾演了一部《木棉袈裟》,多少有那麼一絲人氣——當然主要是在內地,不像徐董二人才剛剛起步。因此綜合看來,邵大亨這一次明顯針對玄霆的合拍片,雙方乃是勢均力敵,至於最後誰勝誰負,這就要看雙方電影的質量還有宣傳手段了。
為此,作為玄霆的老總,榮少亨沒少攪盡腦汁,起碼有一點可以肯定,多一份宣傳,就多一份勝算。可也就是在雙反展開合拍片大戰的時候,這時,亞視拍攝完畢的精裝大戲《尋秦記》終於播放了十集,成績終於出來了……
此時香港電視劇的盈利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插播廣告,大收廣告費;二是將電視臺放映版權和音像製品權都打包賣掉,賺取版權費。
現在亞視執行的就是獲取大量的廣告收入。當然,收視率越高,廣告收入就越高,大家的利潤就越大。
不過,無線那邊的對沖確實很激烈,雖然《尋秦記》前面的宣傳做得很足,同名漫畫,小說一應俱全,可是由於《如來神掌》在香港有著根深蒂固的文化地位,因此分流了很多喜歡看古裝戲的觀眾。
可即便如此,《尋秦記》依然憑著強悍的口碑一點一點飆升。第一集播放的時候僅有不到30點收視。到了第五集,便已經高達36點。到了昨天的第十集,收視更是一舉破了40點。
坦白的說,如今香港電視劇經典輩出,收視率破40點不見得是很了不起的成績。不過,能夠在無線《如來神掌》這樣的大製作面前,毫不示弱地達到40點,這已經算是頗了不起了。尤其是,這部戲的收視一直在迅猛的飆升,前途大大滴。
香港終究是個小地方,基本人口才600多萬,在輻射度方面遠遠不如臨近的臺灣。因此榮少亨沉思片刻,作出了極其冒險的決定——《尋秦記》四集連放,直接登陸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