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呀唉 嘿唉嘿依兒呀 (嘿呀依 兒呀唉 嘿嘿嘿嘿依兒呀) ……
可以說從頭到尾都是一種韋家輝平時沒見過的手法創作的歌詞,在香港唯美煽情的歌壇中,這樣的歌詞就像是浪漫的玫瑰花叢中闖進了一頭獠牙野豬,或者說高雅的婚禮殿堂忽然跑進來一頭撒歡的野驢,別提多麼煞風景了。
“阿亨,這,真是的是你寫的麼?”韋家輝舉棋不定地問道。
“是呀,怎麼了?”榮少亨對於自己“創作”的這首《好漢歌》信心百倍。要知道這首歌曲採用了在大陸河南、河北等地廣為流傳的民歌曲調寫成。高亢,簡練。有表現力,能反映梁山好漢的性格行為特點。另外在歌詞方面通俗,順口,基調豪放曠達,運用了比興手法。可以說在前世一曲《好漢歌》引發了《水滸》熱!“該出手時就出手”成了當時的流行語。如今榮少亨“恰到好處”地將此歌提前創作出來,想必會震驚四座的!
不錯,他的確震驚住了韋家輝,韋家輝看看歌曲,再看看榮少亨,簡直不能相信這是自己心目中那個音樂才子創作出來的“歌曲”!這是歌曲麼?簡直就是打油詩順口溜不登大雅之堂的粗段子!
相比較榮少亨以前神來之筆創作的歌曲,簡直就好像是豬八戒跳迪斯科——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當然這些話不能直接就說出來,還要給榮少亨保留一些面子,“那個,這首歌曲創作的很,很獨特呀!”措辭了半天,韋家輝才說道。
“怎麼個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