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的還是地方的,無論是黨報還是都市報全數上陣。傳統媒體、現代媒體包括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等各展其能,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參與新聞大戰。一時間,包括北京在內全國各大城市的街頭巷尾,人們聽的、看的、讀的、聊得最多的就是“連戰訪問大陸”的新聞。
在激烈的新聞競爭中,電視表現可說是“風光無限”,連續多場的現場直播,在第一時間滿足觀眾的需求,形式多樣的新聞、專題、評論,又為不同觀眾提供多層次、多側面、多角度的報道。無疑,電視在整體報道中凸現出自身強有力的競爭優勢。有學者認為,中國媒體要真正做大做強,重視內容的編輯製作,特別是在現場報道上有新的突破,顯得十分重要。
此外,網路媒體的表現可謂異軍突起。網路媒體雖然是“小字輩”,誕生時間比較晚,可出生以來迅速成長,讓所有媒體“前輩”刮目相看。網路具有先天的獨特優勢。它幾乎包含了目前所有媒體報道形式,如文字、圖片、音訊、影片、部落格、播客等,使網路具有資訊包容量大、方便快捷、自由、限制少等優勢。眼下,許多重要的活動都採用網上直播的方式,讓讀者在第一時間瞭解新聞事件的全過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選擇在網路上“讀報、看電視、聽廣播”,瞭解各種新聞資訊。
此次隨訪連戰的報道中,因為要連續採訪,我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新聞現場和汽車上度過的。沒時間看報紙、看電視、聽廣播,我只得抽空開啟隨身攜帶的電腦,瞭解包括連戰訪問的各種新聞資訊。日後,人們也許不用再緊盯著電視臺的現場直播,而是隨手開啟電腦,就可以瀏覽各種直播資訊報道。從這個角度說,網路對電視將形成較大威脅。可以預見,隨著網民數量的逐漸增大,網路新聞的前景一片光明。
電視老大的影響如日中天,網路新貴的發展咄咄逼人,那麼作為傳統媒體的報紙就真的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美國北卡萊羅納州立大學的菲利普·邁爾教授在《正在消失的報紙:在資訊時代拯救報紙》一書中預言:“到2044年,確切的說是2044年10月,最後一位日報讀者將結賬走人。”
邁爾教授的預言似乎有些聳人聽聞,但紙質媒體的影響力正在持續衰退卻是不爭的事實。當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人家歷經數百年的考驗,擁有為數眾多的忠實讀者。雖然有調查顯示,報紙的讀者群年齡偏大,但其影響依然不可小視。顯示中,紙質媒體也確實不甘示弱。他們繼續發揮自己固有的優勢,在報道的準確、深度、角度等方面,依靠多年來大眾養成的讀報習慣,繼續施展自己的影響。筆者發現,京城隨處可見的報攤生意紅火,賣報的大媽和小夥經常忙個不停。乘客在地鐵和公交車上看報早成為一道風景。許多人是看著報紙度過旅途時間的。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媒體大戰為連戰(2)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不同的行業都有各自不同的內涵和規矩。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新聞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真實、客觀、快速傳播新聞資訊是它的責任。如何遵循新聞規律,按照新聞規律辦事,從而讓新聞更好服務社會、國家和民眾等問題,在我國新聞界已經研究、探討了多年。
國際新聞界對於包括重大新聞在內的傳播和報道早已形成一定的共識,客觀、公正、全面、快速等都是重要的因素。所以,每遇重大事件,能否取得現場第一手資料、能否進行現場直播報道,是需要首先考量的問題。港臺新聞界在這些方面的理念就非常明晰,凡是遇到有重大事件發生,媒體應儘快到達現場,並儘可能用直接形式整合、傳遞新聞資訊,以此來提升新聞媒體實力,包括提升其競爭力和影響力。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曾撰文談及傳媒實力和影響力問題。其觀點認為,新聞媒體實力通常由傳媒基礎、對內傳播、對外傳播和傳媒經濟四部分組成。其中列舉的數字可以說明一些問題。新中國建立50多年來,中國在傳媒基礎建設上花費了很大資金和氣力,約佔美國投入的一半。報紙有近兩千種,廣播、電視臺有千餘座,網路的發展基本與世界同步,但其發揮的作用和效能卻極不成比例。目前,中國對外傳播實力僅相當於美國的14%,傳媒在市場上創造的經濟實力則更弱,僅相當於美國的和日本的25%。全中國報紙一年廣告的總額抵不上路透社一家媒體。中央電視臺在中國“財大氣粗”,但卻進不了世界50強。他們曾對加拿大渥太華、蒙特利爾100名華人進行街頭和電話調查,從中國媒體首先知道連戰訪問大陸訊息的僅6人,其餘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