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有一位Y教授,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評論三國人物。他說:“曹操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他又說:“……也可以叫做奸雄,即奸詐的英雄。”他又說:“曹操是奸雄,但他是一位可愛的奸雄。”我聽了之後,半天緩不過勁來,因為我實在無法理解他的審美。

按照Y教授的解釋,所謂“奸雄”,就是“奸詐+英雄”的意思。在我們這個崇尚權謀的商業時代,奸詐似乎並不是一件多麼可恥的事,甚至被看作是理所當然。在一些見利忘義的人那裡,他們欣賞的就是曹操的奸詐,他們崇拜的就是曹操的英雄。所以,他們並不以曹操的奸雄形象為恥,反而要美化他,吹捧他,甚至於要效仿他。

可是,在古代漢語中,所謂“奸雄”,乃是“奸人之雄”的意思。何謂“奸人之雄”呢?《詞海》中有兩個解釋:⒈惡人中的魁首;⒉靠奸詐欺世謀取高位的野心家。中國歷史上被稱為“奸雄”的有兩個人,古代有曹操,近代有袁世凱。你們看,像這樣一個盜名欺世的惡人,怎麼會“可愛”呢?Y教授的審美觀很有些讓我毛骨悚然。

【成君憶的管理學理念。】

57、在不同的組織文化中,人們的價值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漁夫文化讚美秦始皇,讚美曹操,讚美成吉思汗,也讚美暴力和權謀。園丁文化則相反,它讚美孔子,讚美耶穌,讚美天地之間的至愛。

在戲劇舞臺上,人們把曹操畫成一張白臉。為什麼畫成一張白臉?因為白臉象徵著曹操的奸詐。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評價標準,讚揚真、善、美,鞭撻假、惡、醜。所以,白臉的曹操也一直是人們批判的物件。

可是,時代變了,有很多人在試圖為曹操翻案。儘管京劇被稱為國粹,但遲早會有人會以改革的名義來改造京劇的。舞臺上曹操的白臉,也很可能會被改成關公那樣的紅臉。聽說,連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先生都想修改曹操的那張白臉了。這就是時代的風氣啊!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來自管理學的答案是,一個組織的文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表現出不同的形態,在不同的文化形態中,人們的價值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秦朝的文化是一種漁夫文化,三國時期的文化是一種漁夫文化,漢朝和唐宋時期的文化則是一種園丁文化。因此,當我們的社會風氣發生變化之後,人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也會發生改變。

例如孔子。秦朝的時候沒有人相信孔子。三國的時候沒有人相信孔子。在那些不是你輸就是我贏、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戰爭歲月裡,人們拼的就是力量,拼的就是權謀,有誰會去聽孔子講什麼仁愛呢?

在我們這個商場如戰場的經濟社會,也同樣流行著“愛拼才會贏”的理念。改革開放釋放了中國人的創業意識,以至於一度出現了“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要開張”的火熱場面。但所謂的創業,不過是賺錢的代名詞罷了。

人們在尋找各種方式賺錢。用辛苦勞作的方式賺錢。用紅頂商人的方式賺錢。用黑金政治的方式賺錢。用徇私枉法的方式賺錢。賺錢,成了許多中國人的人生理想。人世間千姿百態的理想,其實不過是千姿百態的賺錢方式而已。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七講 從奸雄到英雄(2)

“愛拼才會贏”成了一個勵志的口號。人們推崇的是秦始皇的暴力,推崇的是曹操的權謀,有誰還會記得孔子呢?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孔子的仁愛顯得那樣迂腐、那樣荒謬、那樣可笑。

可是,在漢朝,在唐朝,在宋朝,在歷史上那些國泰民安的日子裡,孔子的仁愛曾經像陽光一樣普照著人們的心靈。喔,那種久違了的愛,那種陽光一樣的愛,何時才能重新露出它的笑臉呢?

【成君憶的管理學理念。】

58、《三國演義》之所以名曰“演義”,“演”就是正義的這個“義”字。如果你看不懂這個“義”字,你就不可能理解《三國演義》中的管理智慧。

在為曹操翻案的同時,曹操對立面的劉備和諸葛亮也就成了被懷疑的物件。所謂“劉備長厚似偽,諸葛亮多智近妖”,意思是說:劉備那麼仁義、那麼厚道,簡直像是假的一樣;諸葛亮呢?總是神機妙算,像個妖人似的,令人不可思議。他們不相信世界上真有那麼好的人,不相信世界上真有那麼有智慧的人。

甚至有人開始責罵《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他們說,儘管《三國演義》是一部偉大的文學名著,但因為它的“尊劉抑曹”,所以應該遭到極其猛烈的批判。他們甚至給羅貫中扣上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