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號,既“改造”便不宜沿用舊規,靠換幾個麻將搭子,新陣容老班底的辦法,來重新整理黨政關係。
從國民黨組織功能去了解,國民黨是黨天下,黨權高於政權,政府的一切舉措,唯黨命是從。這是當年抄襲於蘇聯的作法,只有程度的差別,而無本質的懸殊。中央改造委員相等於政治局常委的分量,是內閣之上的內閣,或太上內閣。經國要進入組織內層,達到真正掌權的目的,這無疑是最重要的階梯。
蔣先生作此安排,含有磨練和培植的雙重意義,好在撤退到臺灣後,過去錯綜複雜的派系力量,經過大動亂的淘汰清洗,因禍得福,再無所顧慮內部的傾軋與平衡,蔣先生說了算。
當內部的肅清工作告一段落,經國的注意力暫時轉移到政工方面。政工為整軍的主體任務,而軍隊又是保權專政的工具,箇中利害蔣氏父子,心照不宣。北伐時期的周恩來、抗戰時期的陳誠,'13'雖都擔任同一職務,但經國的權威,卻超越他的任何前任多多。
政工的重要性,董顯光著《蔣總統傳》的第四十一章,有所說明。
“士兵與軍官之訓練,在政治的意義上尤有其必要。在過去,中國的將領只要其部下忠於個人,而不使他們知道對其敵人作戰之任何理由。這就是軍閥制度所由產生之故。蔣總統卻具有大不相同的觀念,要使官兵早日認識其所從事的政治目標。當然這些目標都是為著人民的福利。蔣總統認為士兵如果不知道為何而戰,那他們就只是一種募兵,而募兵是不會成為優良士兵或鬥士的。'14'
中國軍隊中所建立之政治作戰制度,其主要目的在激勵軍隊的高度戰鬥精神。為達此目的,每一軍官或士兵必須充分信仰三民主義,並具有為三民主義而不惜任何棲牲之堅決意志。軍隊精神之完全統一必須確立,最高水準計程車氣達到,藉此而使軍隊成為一支革命軍,具有鋼鐵般的戰鬥意志。”'15'
“為誰而戰”以及“為何而戰”的主題,大多數的國軍官兵,的確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兵員來自農村,毫無疑問,百分之九十以上計程車兵是文盲,他們參加軍隊的原因,如非強迫徵召,即是受生活貧困所驅使。和他們大談空洞的三民主義,“主義”究竟是什麼東西呢?至於“為誰而戰”?是為國民黨?為領袖?“領袖”和一個普通大兵又有什麼直接間接的關係呢?
中共不然,他們井不講馬克思、恩格斯的大道理,
只是強調“農民翻身”、“土地改革”、“階級鬥爭”。戰爭的目的,深入淺出,所以,三年內戰,國軍棄甲曳兵,一敗塗地。
蔣先生要經國去改變這種思想戰的劣勢,曲高和寡,本來就是個吃力不討好的難題,但新制(政工)實施後,對軍隊的福利、紀律,以及戰鬥力的改善,有顯著貢獻,則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依照組織法,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務有五項,'16'加以簡化,則為政治和監察兩種。前者“調查官兵思想行為”,後者“監察官兵思想,檢舉動搖分子”。平素沒有戰爭,它最大的作用是“減少兵變風險”。
夏宗漢先生將此制度,比喻為唐代的監軍制。肇始於武后光宅之年,分御史臺為左右二臺,各負有“監軍旅之責”。討徐敬業之役,殿中侍御史魏元忠監其軍,到肅宗時代,普遍流行,但皆為宦官。
但是,監軍制度是有缺點的,夏說:
“由工商管理學的觀點去看,政工監軍制度的弊病在為了減少兵變風險,而分散指揮官事權,因此減低了效率。如果行之過甚,一則軍隊雖然忠字當頭,沒有兵變的危險,卻也使指揮系統的效率降低,有礙克敵致勝。指揮官作業之最終目的在求勝,目標是戰場上的敵人;政工監軍之目的在肅反,其目標為軍中內部的不穩分子。為了求勝,優秀的軍事人才比較重要;為了肅反,政治熱情分子比較受重視。而在專與紅之間,兩者往往難以兼顧。為了求勝,要統一力量,各級指揮如臂之於手,手之於指,隨心如意;為了肅反,防止兵變,要集中意志,使帶兵官無法獨斷或成獨行群結黨。”'17'
政工制度,雖由蘇聯紅軍的政委制衍變而來,卻“性相近而習相遠”,和中共比較,更差之遠甚。解放軍以黨領軍,黨指揮軍.政委是黨代表。國軍政工,只是親院長的政治幕僚長,然而又自成系統,政工是一種專業,設立學校,專職培養,一九五O年九月,下令王升(政治部第一組副組長)草擬建校計劃。'18'第二年二月,成立建校委員會,選定臺北近郊北投的競馬場為政工幹校的校址,並手次年十一月招收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