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部分

尼克松變臉,經國已悶悶不樂,東部自由派的報紙,發言倨傲,外加盛氣凌人,《明星報》的一篇社論,就非常挪揄地,奚落這位遠東的盟友。它說:

“但是國民黨的統治,假使是有效的話,依舊是外來的,幾乎和日本人五十八年的佔領,同出一轍。以國民代表大會為例,一千四百四十六名代表中,臺灣人只佔三十二席,儘管政府努力把省籍人士引進地方政府,內地官員仍有效控制上層結構。所有提高臺灣民族主義的嘗試,悉遭無情的撲滅,主其事者,即是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那個加過冕的前秘密警察頭子。所以,蔣經國成為可能與‘臺灣獨立聯盟’有關的暗殺物件,毫不足奇,這個機構,很多臺籍旅美人士,暗中予以支援。

尼克松政府所能做的,已經做了:包括道歉,增加安全措施,和不停地檢討美國的對華政策。”'6'

表面上,美國政府不支援“臺獨”,可是彭明敏在調查局嚴密監視下,神秘失蹤,到瑞典斯德哥爾摩打個轉,即前來密歇根。報章雜誌,因不受政府的控制,有時候,又巧合地一鼻孔出氣。這類文章,相信經國看不到,否則,比尼克松的告別式,更為難堪。

跑完全程,途經東京,經國於五月一日,重歸故土。

抵達臺北的時間,上午十一時,國際機場,出現萬人以上的歡迎場面,新聞報導,說是“數年來全國各界歡迎出國歸來之政府首長最熱烈的一次”,誠非虛言。[7'

“熱烈”的原因,與他遇刺有關,舉島上下,感到經國安危,和他們切身利益的緊密聯絡。正如蔣先生一九三六年,由西安回到南京那次一樣受人愛戴。政府當局為了表示內部團結,促進民眾的愛戴。正好利用此一時機,向劫後榮歸的未來領袖,轉達擁護之忱。《聯合報》說:“這是歷史上一種新力量的勃興,一位新政治家的崛起。”至少,部分反映出,臺北當時的人心。

紐約槍聲,如果說有什麼正面意義,則莫過於,把經國的時代向前大力地猛跨一步。

新時代看不到光明。無風無雨的好景,終成歷史的追憶。代之而起的政治口號,為“莊敬自強”“處變不驚”雖被很多人引為笑柄,但“變”字是未來十年的歷史重流,蔣先生“以不變應萬變”的辦法,再無法適應了。

一九七O年十月,加拿大承認北京,和臺北斷交。跟著聯大席位,發生動搖。美國過去曾連續十年,使用延期戰術,即當此問題提出時,使其不能在大會中認真地討論,獲得成功。後來,改為“重要問題”,再維持十年。可是,隨著北京外交成就的進展,這一設計,已不復有效。

一九七一年九月,美國以“雙重代表權”的新戰略,期保持臺灣在聯大的代表權,同時又宣佈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權。十一月,僵持了二十二年之久的中國代表權問題,順利解決。合北的困窘、惶恐、 仿徨,以及憤怒,可想而知。但也同時給國民黨高層的樂觀派、保守派,當頭棒喝,讓他們從夢幻中醒過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放棄幻想,面對現實”。

就在被逐出聯大的幾星期內,除了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的會籍以外,臺灣實際上已從聯合國所有有關或附屬機構退出。數月間,二十幾個國家與北京建立外交關係,中華民國的駐外大使,紛紛下旗歸國,外交部被諷刺為“絕交部”。'8'

再一步使臺北更難堪,更寢食難安的大事,是尼克松翌年二月的中國之行,那個“改變世界”的一週。美國再三保證,華府與臺北間的關係,沒有任何情況會因尼克松訪問北京而改變,美國也不尋求臺北與北京“和平解決”的方案。但尼克松、周恩來發表的《上海公報》,臺北卻認為“是一件極不尋常的檔案”。特別是提及四次的“關係正常化”這個名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的外交官文書用語。

九月,北京和日本建立外交關係,臺灣在遠東區最重要的物件據點,再度失落。

外交上的頹勢,和一九四八至一九四九年,大陸淪陷前的軍事形勢,幾乎完全相類似。唯一的區別,非戰之罪。老實說,蔣先生的外交成就,當年敗而不

亂敗中求存,能維持二十年之久,已是空前奇蹟。

好在,外交是內政的延長,外腐並不足以致命,只要沒有內潰,仍可“我自巍然不動”。

轉眼,第四屆總統任期屆滿,臺北勢必把六年前的舊劇本,搬出來重演一次,老演員,舊劇情,自然沒有什麼新奇的感官上的刺激。勉強算得上新場景,一是大會透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