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的大結局,並不是以什麼歷史事件來作為最後的結束,而是選擇用徐霞客,來作為《明朝那些事兒》的結尾。
這樣的設定,最開始的時候,被一些讀者不理解,但很快就有很有學問的人,以及李晨燦的後記來作為解答。
解答他為什麼要選徐霞客這個當時默默無聞,後來名動天下的人物作為這本書的結尾。
書的最後,明朝像任何一個王朝那樣覆滅了,崇禎自殺了。在那個時空裡,當年明月用了七大本書來寫一個王朝的興起到覆滅,卻在最後說,帝王將相,建功立業,不過都是浮雲,都是糞土……
作為一個後來者、局外人來看這一切,爭什麼打什麼呢,最後都是一把黃土,什麼都輸給了時間。
但身在其中,你又如何看待自己有限的生命和無限的時間?
當年明月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徐霞客這裡,農民起義、後金崛起、帝國覆滅,彷彿都和他沒有關係,他以自己的方式度過了一生,卻給後人留下了意想不到的財富。和張居正、戚繼光、袁崇煥這些人比起來,徐霞客只是個小人物,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堅持自己的理想,並且腳踏實地實現了理想。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呢?
在後記裡,當年明月說,以史為鑑是不可能的……因為你會發現,雖然死去的朝代已經死去,但新生的朝代,在經過幾年的勵精圖治之後,仍然還會上演同樣的事情——儘管衣冠改變了,朝代改變了,那群人變了……
但他們還是做同樣的事情。
說真的,李晨燦並不是一個歷史學家,可是前世,他學的東西,看的東西都特別雜。要不然他也不會知道這麼多東西。他對歷史的東西也看過不少,當然也有屬於自己的歷史觀……
他的歷史觀,與那個時空的當年明月是很相近的,的確,以史為鑑,說得簡單,做起來太難。
每一個朝代,到了後期,滅亡的本質原因,總是大同小異。人的自私性不能消除的時候。歷史上已經發生過無數次的事情。總還會一次接著一次的上演,所以,雖然無數罪犯被抓入監獄的事情正在發生,但還是有無數的人前赴後繼地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李晨燦在這邊複寫的《明朝那些事兒》的大結局後面,他也加入了當年明月的後記。
一時之間,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後記完全就是畫龍點睛之筆,把李晨燦作為一個十九歲的青年人,他的很多考慮都展現了出來。
大家以為他在結局的時候寫了徐霞客,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讓一本書的很多東西,立刻就發生了改變。
於是。對於《明朝那些事兒7:大結局》的評價,在整個網路上,也越來越高。
豆莢網上,這本書的評分維持在了9.0分的高分水準,而且。也許是因為這本書是大結局的緣故,很多心潮澎湃的人,都在網路上給了長評,長評的內容很多種,但絕大多數,都是對《明朝那些事兒7:大結局》的好評。
“我是一個從來不讀歷史的人,直到開始看《明朝那些事》,才對歷史產生了興趣。朱元璋,朱棣,鄭和,張居正,戚繼光,徐階,王陽明,孫承宗,魏忠賢,崇禎,萬曆…讀完最後一本,閉上眼,所有人物都彷彿在我腦中活了過來。那是真真正正地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事情,那是完完整整地在世上活過的人。
相信,懷疑,氣節,責任…我看到了那些悲傷和歡樂,那些隱忍和狂妄,那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感謝李晨燦用這七本書,向我展示了友情,愛情,親情,讓我瞭解了在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帝國裡,那一幕幕波瀾壯闊蕩氣迴腸的史詩……我為中國厚重的歷史驕傲、自豪。”
“如果不是《明朝那些事兒》,我想,也許,這輩子我都不會去碰明史,也不會去關注,但我現在成了明史的忠實愛好者,我相信很多人也都有著同樣的感覺,我現在越來越對明史感興趣……
之前有過很多人攻訐《明朝那些事兒》,認為這部書嚴肅不足,在歷史文中是異數,但我現在認為,這種觀點實在有失偏頗,《明朝那些事兒》讓很多人瞭解明朝歷史,同時去關注明朝歷史,這就足夠了,善莫大焉!”
這樣的評價,代表了很多人對李晨燦的《明朝那些事兒》的觀點……
已經到了談論是非成敗的時候,對李晨燦《明朝那些事兒》帶來的好東西,大家都很贊同。
現在,這部書在經過半年多的征程之後,總算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