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祖。”
“哈哈哈,要的要的!”
撇開觀摩臺上的震撼不說,主角同志是恍然不知的,他甚至不知道具體打得如何,只有在目標毀傷判別系統上顯示出來目標已經被摧毀,具體情況是不得而知的,而且也沒有時間讓他仔細檢視。
202號戰車繼續向前開進!
如果無人機能夠拍攝到戰車的側面,一定會發現車身側面前一小段的側裙掉了。在剛才的衝擊中,側裙重重地撞在了坑底,折斷掉落。甚至整個車頭都有些輕微的凹陷,鋼板輕微變形,有泥漿覆蓋著輕易看不出來,但都是些小問題,完全不影響戰車的效能。
下一項,對單個目標進行射擊中難度最高的一個專案動對動射擊。
前面的靜對靜動對靜兩種射擊方式,大多數模擬的是對敵固定目標進行射擊,比如火力碉堡,固定陣地。
動對動射擊則通常考驗的是突擊炮對敵裝甲目標的射擊能力。在輕型機械化部隊中的裝備序列是沒有主戰坦克的,反坦克武器,確切地說,反裝甲武器,通常由突擊炮來擔任,另外還有單兵攜帶的反坦克導彈以及反坦克導彈車,比如著名的紅箭9輪式反坦克導彈車。
需要指出的是,反坦克導彈車現在一樣是配備給炮兵部隊,比如炮兵旅,炮兵團一級是沒有的。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編制改革之後,這些反裝甲力量一樣會混編進入步兵部隊,而不再需要到了戰時再進行配屬加強。
李牧甚至接到了一個預先的通知,不久之後,107團可能會裝備最新型的紅箭10履帶式反裝甲導彈車。八聯裝的紅箭10重型反裝甲導彈,號稱能夠在四分鐘之內打殘一個裝甲旅。
但李牧對此持保留意見,因為107團畢竟是輕型快速作戰部隊!
107團的火力支援營,在必要的時候,是要充當反裝甲力量的。作為多功能火力作戰系統,107團裝備的09式八輪式105毫米火炮系統,可以使用多種彈藥,高爆彈,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智慧子母彈,亞音速炮彈,甚至可以發射105毫米口徑的制導炮彈!
作為輕型快速作戰部隊,一旦有事,107團肯定是第一批被部署到達目標區域的部隊。作為先鋒部隊,投入到戰區,在重灌部隊到達之前,他們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穩定局勢。
因此,對上敵軍的裝甲力量,就勢必要求107團具有較強的反裝甲力量。任何部隊都不能做到十全十美,為了速度,107團犧牲的是防護能力以及重型火力。因此,火力支援營擔負的任務是非常重的。
反裝甲射擊訓練同樣是107團火力支援營重點訓練的科目之一,一個月打掉兩千多發炮彈,強度為全軍之最,基本上等於每天要打掉一百發105毫米口徑炮彈。
軍費嘩嘩流水般的花出去,大頭就在訓練上面。
加上李牧本來就不是什麼精打細算的主,更沒有金錢這個概念,如果不是溫朝陽在穩著,他一個月甚至能花掉一千萬的訓練經費。
楊青松能超常發揮,天賦是一部分,高強度的實彈射擊訓練是最大的原因!神槍手是用子彈喂出來的,神炮手是用小山一般的炮彈殼堆砌出來的!
模擬敵軍裝甲目標的遙控59式中型坦克從樹林裡鑽出來,在既定的程式之下,59式中型坦克沿著程式中確定的路線做變速行駛,並且炮口指向了衝擊過來的202號車。
這臺經過改裝的無人59式坦克價值不菲,軍區是絕對不會敗家子的讓你用實彈把它幹爆的。因此,到了這個環節,參賽戰車要切換到模擬射擊模式,用於炮管平行的鐳射發射器代替火炮,除了發射出去的是鐳射之外,其他的並沒有什麼兩樣。
毫無疑問,完全進入了戰鬥狀態的楊青松忘了切換模式……
他嫻熟地用火控系統搜尋鎖定目標,同時,駕駛員駕駛著戰車在做不規則運動,目的當然是躲避敵方的鎖定。事實上,依靠先進的火控系統,202號戰車是能夠做到先敵發現的。
和空戰一樣,誰能夠先發現敵人,誰就基本上贏得了戰鬥。
因此,獵殲模式的火控系統最大的好處是,在搜尋到目標的同時完成鎖定,隨即提醒炮手,炮手只需要摁下發射摁鈕。
當然,當前的情況,楊青松早在剛才就切換到了半自動模式,因此,他在用鐳射測距儀進一步確定了目標的距離之後,選擇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自動裝彈機忠實地履行了指令,從備發彈倉裡選擇了一發105毫米口徑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