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6部分

華盛頓發生了一件事情,一件自從美國建立起來就沒有發生過的事情!最高法院對老兵慘案進行審理,恢復了他們丟失已久地榮譽,恢復了他們該有地尊嚴。而一幫肇事者,也都接受了懲罰。安歇開槍擊殺老兵計程車兵們,一部分被判處了絞刑,一部分被收容進了監獄,陸軍參謀長麥克阿瑟將軍也被軍事法庭收押。據可靠訊息頭顱。麥克阿瑟將軍的陸軍參謀長的職務因為這件事情絕對是不能再當了,至於軍事法庭如何判處麥克阿瑟將軍,這就是軍方最私密的事情了。”

“昨天讓我們華盛頓民眾,讓全美民眾大呼過癮大呼解氣的一幕,無疑是當柯里昂先生揮舞起鞭子的那一刻!那不是一根普通的鞭子,而是上帝之鞭,無比公正地鞭!”

“在這些正義的抽打之下,羅斯福成為了一個象徵。一個和民眾為敵的人地最後的下場。”

“安德烈。柯里昂先生幹了一件好事情,這件事情,讓公眾和正義在美國得以生存!”

《華盛頓郵報》給予了這個事件極高的評價。而且對我鞭抽羅斯福評價甚高,這實在是讓很多民眾讀到之後,異常解氣。這篇報道,也導致《華盛頓郵報》在當天賣得脫銷。

除了《華盛頓郵報》之外,美國的其他報紙雜誌也都開始了重點報道。這些報紙雜誌中,絕大多數的在這件事情上都覺得聯邦政府最高法院的判決是正義的,而那麼懲罰富蘭克林。羅斯福是十分公正地。作為犯下罪孽地人。富蘭克林。羅斯福受到如此對待,也是活該。

不過有人讚揚就有人反對。鞭抽羅斯福這個行為,讓一些和民主黨和羅斯福本人有交情的媒體和個人,十分地“激憤“。其中,民主黨的喉舌和宣傳陣地《紐約時報》的文章就顯然和《華盛頓郵報》是不同的。

在頭版頭條,他們也刊登了一個巨大的照片,在照片之上,是一個鮮血迸流的背部特寫,這篇報道的名字名為:《文明的悲哀》。

在文章中,《紐約時報》還算是實事求是的,他們也認為在這件事情上,羅斯福的確是做錯了事情,他不應該命令軍人和警察向退伍老兵,對於相關的判罰,《紐約時報》顯然也是基本上認可的,但是對於我鞭抽羅斯福,他們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見。

“我們總認為,美國是一個文明的國家,但是想不到的是,在這樣的一個國家,竟然還會出現如此血腥、暴力的事情,作為一個小兒麻痺症患者,羅斯福先生被扒光了衣服處以重刑,而這種刑法顯然是十分不道德的。”

“最高法院透過最後的審判結果,這讓《紐約時報》無話可說,但是法院採取一種幾乎暗箱操作的懲罰措施,讓安德烈。柯里昂出來,顯然是別有目的的。安德烈。柯里昂和羅斯福先生的關係,大家都清楚,羅斯福落在了柯里昂先生的手裡面,是肯定更不會有好果子吃的。結果果不其然,柯里昂先生竟然拿採取了那麼殘忍的辦法,實在是讓人覺得難以信服!”

“不管羅斯福先生受到怎麼樣的待遇,民主黨的人都會支援他,而這些事情,也必然會有一個回報。”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是有些委婉的,但是基本上把該說的地方都說了。總體說來,他們依然是站在了羅斯福的這一邊。而且是那麼地堅定不移。

除了《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兩個美國最大的報紙之外,CBS等廣播臺、洛克特克電視臺的節目大受歡迎,尤其是洛克特克電視臺播放出來的那些影響畫面,讓沒有親自到場的民眾大呼過癮。

民眾紛紛打電話到洛克特克電視臺,要求他們將那段羅斯福被狠抽的畫面多播放幾次,到後來,洛克特克電視臺不得不將這個片段重播在電視臺的各個時段,為他們給大家帶來笑聲。

最高法庭對老兵慘案做的這一次審理。基本上是一個總結,這件事情讓美國洶湧而來地民眾的怒火暫時變得可以控制了,民眾對於聯邦政府的那種怨恨也在慢慢熄滅。麥克阿瑟被拘押,一幫士兵有的被絞死又得坐牢,連羅斯福本人都關進了三個月的監獄,這樣的一個結果,民眾信服,也擁戴

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最高法院的這個判決。在有些地方是十分含混籠統的。

自從老兵慘案發生之後。最激烈的爭論之一,就是老兵們衝擊白宮,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地行為。

如果老兵們衝擊了白宮,那他們無疑就是叛國者,但是如果老兵沒有衝擊白宮,他們顯然就是悲劇地承受者,同時也是英雄。

當天,我也接受洛了克特克電視臺一個記者的訪問。透過洛克特克電視臺,我認老兵們當天根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