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人物。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於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賈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原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後,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李傕等人失敗後,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歷史評價賈詡甚高,陳壽:“荀攸、賈詡,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閻忠:“詡有良、平之奇。”令狐德棻:“周瑜赤壁之謀,賈詡烏巢之策,何能以尚。一言興邦,斯近之矣。”《唐會要》:“魏晉以賈詡之籌策、賈逵之忠壯、張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顧雍之密重、王渾之器量、劉惔之鑑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

眾人都知道主公識人的本事,不是大才絕不會輕易讚揚,既然點出這幾個人,必是有大能力的人。

田元浩不解地問道:“既然這些人如此能耐,主公為何不招攬到幽州效力呢?”

“一切隨緣吧,戲志才和郭嘉都是短命之人,活不過中年,倒是毒士賈詡壽命較長,若是處於敵對方各位可要注意了,此人不出計則已,若計出必是令對手無反手之力,毒士稱號恰如其分。好啦,不說這些了,子楊,那個管寧找到了嗎?”劉展問道。

管寧,字幼安,北海郡朱虛(今山東省臨朐)人。與華歆、邴原並稱為“一龍”。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時,與邴原及王烈等人一起到遼東避亂。他在當地只談經典而不問世事,並引來大量同是逃避戰亂的人,於是管寧就開始做講解《詩經》、《書經》、談祭禮、整治威儀、陳明禮讓等教化工作,人們都很樂於接受管寧的教導,管寧於是頗受人們愛戴。

後來中原漸漸安定,到遼東的人們紛紛回鄉,惟獨管寧仍不打算離開,曹魏幾代帝王數次徵召管寧,他都沒有應命。正始二年,管寧病故,時年八十四歲。著有《氏性論》。

“主公,找是找到了,可那管寧表示不願意出仕。”

“額,呵呵,有些人啊空有一肚子學問卻自視清高,上天造物最眷顧人類,先賢嘔心瀝血留下豐富的知識給我們後人,難道我們繼承了古人的智慧結晶,就是為了自身的名譽嗎?

如今,天下動盪,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需要大智慧的人拯救,民族的危亡、百姓的疾苦,難道就比不上自己那點兒名聲重要嗎?

人都有私心,也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將自己的私心凌駕於民族之上。若是有利於這個民族的生存、發展,我不惜名聲也要為之奮鬥。

我等看到螞蟻辛勤的勞作,來去匆匆,揹負著比自己身體還重的事物奔波,它不僅僅為了自身有飯吃而勞作,而是為了整個蟻群勞作。

再看兵蟻,外敵來犯奮勇殺敵直至身死,它們也是為了整個蟻群的生存而戰。

與之相比,我等是不是很慚愧啊,就為了哪麼一點可憐的名聲置天下百姓、民族危亡於不顧!我也是愛其才,給他創造個發揮才能的機會,既然不願意那就算了,天下賢人何其多!不差他一個人。”

劉展的這些話雖然說的很重,比喻也很樸實,卻是令田豐等人深思,的確,你有學識,但這些學識並不是憑空出現的,是先賢留下的財富,今人學習了先賢的學識,是不是也應該為今天的民族發展、為民眾作出應有的貢獻呢?

“要不我再去勸一勸,管寧與華歆相熟,我們一起去。”劉曄對劉展說道。

“無所謂了,要去就把我說的話原樣敘述一下,也不必再規勸的,所謂人各有志不可強求,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此話一出眾人愕然,聽口氣,主公似乎並不是很在意這樣一個名聲顯赫的人物。不過,若是仔細想來,以主公的能力還真多他一個不多,少一個人也無所謂。不過是多一個幫襯,減輕其他一些人壓力罷了!

“下一步,幽郡的事物華歆副之,遼西郡鍾繇副之,遼東郡陳群副之,各位慢慢地減輕負擔,留出精力多向軍事傾斜。幽州的刑法、治安由滿寵總覽。以田元浩為首,子良、公臺、沮授副之,組建軍事智腦機構,各位以為如何?”

“如此甚好,有他們相助我等可大為輕鬆,騰出精力著手組建這個機構。”田元浩等人皆讚許。

“如此,今天的議事就到這裡,各位也很辛苦早些回去休息。最後強調一下,解決烏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