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先前想賣掉產業,卻有些猶豫的人,現在後悔不迭。現在倒是下了決心,可是,手中的產業賣給誰呀?
沒有接盤的人,自己的產業賣不出去,問題是,按照童謠的含義,洛陽又不是個安全的地方。
訊息已經證實了,天子駕崩。洛陽城內一些做事果斷的人,或者把命看得比較重的幾個大戶,留下看院子的人,舉家向幽州而去。
這些人的舉動,進一步影響著其他的人,一場東進的遷移拉開了序幕。
樂陵是劉展的封地,與青州的樂安交界。去年,劉展派遣了大批奴隸,利用黃河枯水期架起了一條連線青州的橋樑。
四月下旬,這座橋上迎來了第一批前往幽州的流民。
流民為什麼會選擇這條道路進入幽州,這裡面要是沒有文章才怪。很顯然,劉展留在中原的那些黃巾餘孽,在其中起了關鍵作用。
流民跨過大橋,進入樂陵一側,迎接他們的是一排排粥棚。
樂陵這裡的工作人員將這些流民有序的分流,來到這裡的每一個人先喝一碗稀粥,滋潤一下腸胃,然後再穿過粥棚區,緊接著被工作人員引領到登記造冊的區域。
流民只要進入這個區域,算是安全了。有管飯的地方,肯定餓不著,也有睡覺的地方。
這些流民來到這裡以後,經過分流、組合,劃分不同的目的地,有組織、有計劃地將人流被輸送到關外。
幽州一直實行戶籍管制,任何人進入幽州,沒有戶籍寸步難行。不要小瞧這個制度,尤其是戰爭時期,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管理制度。
每一個家庭的成員,當地的官府一清二楚。應該分配多少土地,應該納多少稅,有幾個適合當兵的,全在官府的掌控之下。
如果有事情要到遠方出行,就需要開具有當地官府印章的路引,否則,到了另一個地方抓你沒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