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僅僅屬於平民用藥。
當初,鄭德生醫生來到赤嵌地區籌建中醫院的時候,一個人忙壞了。
他不光要整理帶過來的中成藥和一些貴重藥材,還要把一些這個時空難以得到的中藥材的種子種上,這個可不能推到後面,鄭德生醫生對藥材的種植略通一點,但那都是自學的,沒經過實踐檢驗,不敢保證效果。
好在赤嵌農業基地裡,有相當多的技術員還是非常配合的,他們對中醫也許比西醫更相信,完全聽從鄭德生醫生的安排,所以赤嵌中醫院建起來也並不算費事情,累一些,忙一些也算正常。
待到正式開業那一天,鄭德生醫生髮現,除了漢唐集團的技術員們來看看,開點清涼油之類外,竟然沒有一個明人農民來……而先前鄭德生醫生決定這個中醫院對全體人員開放的。為明人治病,也許是最簡單,最快捷瞭解這個時空疾病特點的辦法了。
鄭德生醫生的中醫院是在赤嵌農業基地的辦公區裡,漢唐集團的人把臨街的牆開了一個大門,用石灰和水泥粉刷了一遍……這裡的乾淨程度不亞於熱蘭遮城的醫療中心。
而且他還尊重本時空的風俗,挑出了一個陰陽幡,示意這裡有中醫坐堂。
可怪了,沒有一個明人農民進來。不是明人不敢來這裡,時常就看到明人農民從門口經過……但就是沒有人進來。
一開始他還沒當回事兒,新店開業嘛,有個認識期,這也正常……再說,他來這裡,本來主要就是為漢唐集團服務的。
於是,他抽出時間,正經著手辦起了中成藥的加工廠,沒有什麼裝置,只需要僱傭幾個明人女勞力便可以了。
雖然這個中成藥廠暫時是作坊級別的,但也可以生產出必要的產品。
鄭德生醫生想都沒想,便首先加工藿香正氣水。
藿香正氣水的方子最早見於北宋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此書最早曾名《太醫局方》。徽宗崇寧間(1102…1106年),藥局擬定製劑規範,稱《和劑局方》。後來經過眾多醫官校正,最終成五卷21門、收279方。
南渡後紹興十八年(1148年)藥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劑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那時,南宋在全國主要大城市成立了惠民坊,算是當時的一種醫保手段吧,藥費價錢低廉,主要為方便貧民就醫,也負責整理各地的藥方,幾經增補幾乎達到上千藥方後方成。
鄭德生醫生當然沒有完全依照古方,他根據臺灣的實際情況做了一些改動。這改動則是建立在現代技術對中草藥的藥理分析上。
藿香,含揮發油,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食慾和消化機能,並對胃腸有解痙、防腐作用,故有芳香健胃之功,因而成為了本方的主藥。
這揮發油其實就是藿香酮,它同時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均有抑制作用。那面世界的複方實驗證明,本方對流行性感冒病毒在雞胚中的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所以鄭德生醫生準備對藿香進行簡單加工來增加它揮發油的浸出量。他當然不會像古人那樣直接用藿香配藥了。
桔梗,它所含皂苷及陳皮所含揮發油均有剌激性祛痰作用,同時陳皮又對氣管及支氣管有輕度擴張作用而有除淤平喘的效果。半夏的鎮咳作用明顯。甘草則既能祛痰又能鎮咳。諸藥配合,共同達到收宣肺祛痰,止咳平喘的效果。
同古方比,鄭德生醫生又加大了厚朴的份量。厚朴,有廣泛抗菌作用,其抗菌成分較穩定,不易被熱、酸、鹼等所破壞……那面世界的試驗證明,厚朴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就此,鄭德生醫生重新設計的一份新的中成藥的配方就出現了。
他選了精製藿香2250克,白芷2250克,大腹皮2250克,茯苓2250克,紫蘇葉2250克,陳皮1500克,白朮1500克,厚朴1500克,半夏(姜制)1500克,桔梗1500克,甘草750克,50%食用乙醇50~60升。
古方中也是用酒的,但他們的度數遠遠達不到50度,這也限制了藥性的發揮。
製作時把藿香,紫蘇葉碎斷,餘藥用電動粉碎機制成粉,然後混粉,密閉浸漬72小時,每日攪拌3~4次,使用流浸膏及浸膏劑的滲漉法,緩緩滲漉,收集漉液,最後加50%乙醇混勻,便算是製造成功。
鄭德生醫生一定要先製成藿香正氣水的原因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