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這些天他們全是在做一些高能耗低產出的設計…甚至只是一個有待爭議的想法,只要能符合極少的裝置就能產出,堅決不怕浪費的原則,毫無例外都能得到孫總的認可。
說實話,這一點正適合手下人的發揮。他們大多都有在極其簡陋,或是條件惡劣的小化工廠幹過的經歷,當然他們被聘用時,孫總也看重過這一點。
六七十年代,全國有過大力興建一批小化肥小化工廠的風潮,幾乎每個交通方便的縣城都有這樣一個小廠。一方面是為了國家建設,另一方面是為了戰備。每一個化肥化工廠都可以很容易地轉為生產軍事用途上,比如火藥,比如炸藥。可以負責任的說,沒有一個帝國主義國家能短時間內摧毀中國的軍工廠。當時這叫全國一盤棋。
改革開放後,這些高耗能低產出的小廠紛紛下馬,由國營轉為集體,進而到了個人的手裡,催生出一批老闆。
他們有的借用廠房轉行,有的繼續幹下去。
在2000年,王強曾見過仍用五六十年代的裝置生產化肥的廠子。
車間裡的粉塵排放裝置是按照六十年代生產能力設計的,產能卻在三班倒的管理下,達到了21世紀初的標準。整個車間粉塵瀰漫,到處散發著刺鼻的銨味。工人們一人戴一個防塵面具卻仍能在那堅持工作。
陪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