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另一方面,他們不喜歡漢唐集團這樣公開的組隊去印度直接做商貿。

早在明大陸春秋晚期,本身就在孟加拉北部的摩揭陀,統一今天達卡一帶的央伽時開始,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洲際集散地和綿紡織業的中心,孟加拉地區就已經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南印度到錫蘭一帶也是富裕的,原因卻僅僅是作為聯絡羅馬與孟加拉的海上通道。

古代明大陸與印度除了豐富的文化交流和佛教的宗教影響外,雙方的貿易是頻繁的,明大陸西向貿易的海上絲綢之路的終點,不是歐洲的羅馬,而是印度的孟加拉。

明大陸的產品經馬六甲抵達孟加拉後,大宗銷往印度市場,小額與孟加拉的出口品再打包後,沿海岸抵達南印度喀拉拉一帶,等候一年一度的季風,再運往羅馬,抵達東非的阿杜利斯,再經羅馬的附屬國衣索比亞的梅雷王國,經尼羅河運抵埃及。

印度的富裕與明大陸的富裕不同,明大陸是農業文明的富裕而印度是工商業的富裕。

但是隨著南宋的滅亡,幾百年來的封鎖海貿政策,這樣的海貿一開始就被阿拉伯人代替,後來則是葡萄牙人來了。

這樣的貿易利潤是巨大的,葡萄牙人本身真心不想漢唐集團也參與進來。

但漢唐集團還偏偏就大張旗鼓的組織了起來,甚至來要求澳門的耶穌會和議事會提供對等的方便。

那就是我們臺灣允許你們葡萄牙商人可以自由地在臺灣貿易,那麼,我們臺灣商人也可以自由的在貴方勢力範圍內自由的貿易。

當時,澳門議事會和耶穌會不得不捏著鼻子提供幫助。

畢竟與荷蘭人比起來,這個漢唐集團好像更遵守合同,在商業上還算是合作的多一些,眼下還看不出他們對於將來有什麼不利的影響。

漢唐集團海安大隊大隊長孫瑜的船艙。

孫瑜大隊長正在認真地看著木牆上掛著的海圖,到澳門這一站沒有什麼重要的,下一站才是重點,他們要從澳門直達海南三亞的崖州。

從海圖上看,這個海程不算遠,船隊裡也有一些海船、海商去過幾次,有現成的帶路、黨。

但是那裡海況孫瑜大隊長卻不太瞭解,目前他們的實踐能力還不如明商,所以他要認真估計一下可能遇到的種種狀況。

孫瑜大隊長對這次遠航寄以厚望,他的兩條戰艦和一條補濟船,護送著這支商隊,或者說這支商隊陪著他的戰艦到達澳門後,他和戰艦上的水手們一樣,都沒有下船,只是補濟了一些水。

這一路上,他們在東北季風的歡送下,發揮出了自己的操縱水平,臺灣級縱帆船表現出了自己的優勢,速度快,轉彎輕盈。

感謝老朋友yezhongye、酒後不亂性、書友2520728、cmd19764、博ill的支援,也謝謝用各種方法來讓這本書活下去的朋友。

第四百七十三章 人類第一次人工降雨

漢唐集團要炸天降雨的訊息確實把整個閩南嚇呆了。

如果說有傳聞漢唐集團有人能在天上飛,那麼好吧,真有人看見過,那是因為他們弄了巨大的物件來當翅膀的,是在空中飛行,不是上天。

明大陸的古人對其頭頂上的天(星)空,有著獨特的認識,並在這獨特認識的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一門學說……“天學”。

“天學”雖以各種天體的執行情況作為觀測和研究物件,但並非以揭示天體執行規律作為最終目的,而是以研究天體執行情況為載體為出發點,最終是以其展示的“天象”為依據,來決定或預知人事的安排和進退。

這種“天學”的哲學理論基礎就是人們熟知的明大陸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觀念。

在對天的敬畏中,古人處處將人事與天象對應起來,對天象進行直接和間接的模仿,以為只有法天而行才能得到天的保佑和庇護。

所以,明大陸古人頭頂之天是借“自然之天”而顯示其“真實性”、“客觀性”、“存在性”的“神靈之天”。

正當廈門的明人文人們,研究著最近時常出現的大塊雲彩的形狀是否能預示這福建之地會有美好未來,哪怕是有個祥瑞的說法,也能討得永勝伯鄭彩的歡喜。

明大陸上的管理者,不管哪個時期的,都喜歡說好聽話的文人,總會給點好處的。

但是聽說漢唐集團竟然要炸天取水,這些人的臉都嚇白了。

他們從海里打上來海龍公,開始時大部分文人拒絕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