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的事件中也顯出由於急著整合,劉邦陣營的集結意識顯得粗糙而薄弱,因此人數雖在快速膨脹中,內部的整合卻一天比一天地困難。
進入漢中時,若加上項羽派給的楚軍,劉邦的軍團人數是三萬人左右,沿途流亡及逃回中原的大約有三分之一,也就是說最後的核心部隊只有兩萬上下。
在南鄭時徵募的軍隊,於韓信的編組下又恢復到三萬左右,除了留守一部分兵力外,其餘幾乎都已傾巢而出,進攻關中了。
在關中補足的軍力,以秦人為主。秦國在皇室政權崩潰前夕損失慘重,所以兵力非常有限,估算能夠集結的武力仍不到三萬,若加上原有部隊人數,只有六萬不到。
然而項羽光是徵齊的主力部隊便有十萬之眾,留在楚地的守備人馬則應有兩倍以上。以劉邦的關中軍去和項羽爭天下,無疑是雞蛋碰石頭了。
因此劉邦大量集結諸候的兵力,根據史料記載,進入洛陽時的劉邦陣營兵力已高達56萬之多。
直屬部隊不到十分之一,聯盟軍卻有十倍之眾,最辛苦的應算是總指揮韓信了。
劉邦忙著應付來歸附的諸侯、角頭,光是開會及飲宴便足以讓劉邦忙得團團轉。
張良和陳平則忙著溝通及協調這些軍團領導間的意見,讓他們勉強維持表面的團結。
補給上由鎮守關中的蕭何負責,由於他手上有全國各地糧倉的資料,所以在糧食的分配及提供上還不算太困難。
韓信最不好受了,自己本身便是空降部隊,要想完全指揮得動樊噲、灌嬰和周勃等主力部隊軍團已不太容易,又得面對這數十萬臨時整編的“外籍軍團”,光是軍紀的維持就夠傷腦筋了。
“必須有個共同目標,否則軍心一定會渙散的!”
韓信不斷和張良等人商量,並共同向劉邦提出建議。
劉邦面對這個龐大的雜牌軍,的確也有點束手無策,只能坦白表示:
“你們認為如何才能集合眾志呢?”
韓信斷然表示:
“火速進攻項羽的大本營——彭城。”
進攻彭城,等於和項羽勢力面對面決戰。
劉邦實在沒有自信,心理的準備也尚未完成。
但韓信認為只有一個艱困的目標才能提高大家的共識,建立危機意識。
張良和陳平也贊成韓信的看法。
項羽和其主力部隊仍停留在混亂的齊地,彭城的守備力勢必深受影響。
田榮戰死後,其弟田橫收拾殘軍數萬人,堅守在東南淮州的城陽,並擁立田榮之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