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盧綰者,豐人也,與高祖同裡。盧綰親(指家人),與高祖太上皇(指劉邦父親)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裡中持羊酒賀兩家。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

正好有同伴,家庭經濟情況也還過得去,又沒有特殊的工作壓力,兩家的長輩或許都覺得有意思,便送他們共同去接受教育。我們很難了解劉邦受教育有多少,但由他日後的表現可以看出,他也絕非不學無術的文盲。在鄉村地區的年輕人中,劉邦的確是位幸運兒。

《史記》中還描述其個性如下:

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這的確是在寵愛中長大孩子的寫照,雖然吊兒郎當,有點像“不肖子”,但卻還算善良、有氣度。這種環境長大的年輕人自然不喜歡辛苦無聊的莊稼工作,只要有機會馬上會偷懶往外跑。

率性豪放,廣結四方善緣

父兄們對這種行為雖有點小埋怨,或許更擔心他長大後會成為好吃懶做的“浪蕩兒”,因此經常會給予些責備。但總是最小的么兒,幹不幹活也沒有太大關係,何況他也是家中惟一有點學問的人。

在豐邑這種鄉里中,有學問已算是“大人物”了,而且劉邦還是左腿有72個黑子的異相兒。

被驕寵的孩子通常有兩種發展,其一是變成軟弱而缺乏獨立的“溫室花朵”,另一種則正好相反,成為天不怕地不怕,不太計較,有點什麼都不在乎的“浪蕩兒”。很幸運的,劉邦個性的發展屬於後者。

不必幹活,有的是時間,手頭上雖不是很寬裕,但比別人鬆得多。沒吃過苦的孩子,花錢較大方,所以更受人歡迎,跟在旁邊起鬨的嘍囉兵必然不少,人多勢壯自然喜歡往熱鬧的地方鬼混,沛縣的縣城便成了“劉季黨”經常出沒的地方。

黨人多,人力資源豐富,不管做什麼事都較方便,加上劉邦個性豁達,輸人不輸陣,為了“面子”什麼也可答應下來。所以沛縣的低階官吏也特別喜歡和他打交道,疑難雜症只要劉老大肯拼,喊得動的地方倒不少。所以在沛縣“打混時期”,劉邦倒是腳踏黑白兩道,還算是滿風光的。

知名度開啟了,連中上層官員都不得不對他另眼看待,因此人脈關係愈來愈廣,對劉邦日後創業幫助最多的兩個重要班底頭子——蕭何和曹參,也都是在這段期間認識的。

天生者大,魅力佳人緣好

雖然說不上是個傑出角色,但劉邦的支持者倒都是滿有“看頭”的。

蕭何和曹參都是沛縣人,蕭何更和劉邦一樣,也屬豐邑鄉人氏。

蕭何受教育較多,加上文辭通順流利,得以出任沛縣的主吏掾,也就是管理人事和文書的官員。

曹參是沛縣的獄掾,專管縣中的問題人物。

一個負責白道,一個監管黑道,雖然屬於吏級官員,職位不高,但卻也是縣城中頗具影響力的人物。

曹參日後出任齊國相國,在接獲將繼任蕭何為漢王朝宰相時,曾對其繼任人公開表示:“齊國的政治最重要的是獄市。”

獄是監獄,市是市廛(黑道)。齊國傳統上屬工商社會,風氣糜爛腐化,因此能把這方面管理好,政治方面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有關這方面道理,後篇中自有評論,在此不贅。

不過曹參這方面的體認,應該是從沛縣時便處理獄政及黑道的經驗而來的。

蕭何個性溫和又富寬容心,工作謹慎認真,脾氣好,擅長折衝談判,因此很得上司欣賞,有好幾年的工作考績都是全縣最好的,甚至秦皇朝的中央官員,都有意推薦他到咸陽工作。但蕭何預感秦帝國已有不穩現象,天下或將再陷紛亂,在中央不如在地方,因而婉拒之。

由此可見,蕭何雖是文吏,但卻頗有眼光,他富於獨立思考力,絕不是隻會認真工作討好上司的“乖乖牌”。他既然是負責人事考核,對沛縣中的各式各樣人才,自然都頗為關心,其中最引他注意並好奇的便是劉邦。

劉邦做事大而化之,喜好吹牛講大話,動不動又常以他的異相——左股有72個黑子傲人。相信沛縣地方一定有不少豪強和官僚對他很不滿,他們或許曾發出多次黑函,檢舉劉邦的不法及無禮行為,甚至將之視為流氓也說不一定。不過這些不利劉邦的公文書,都被蕭何設法放入抽屜冷凍起來了。

蕭何非常喜歡劉邦的豪氣,或許他認為這才是亂世中的英雄人物吧!

不過他也不斷規勸劉邦,要他為自己的將來多著想,找份工作以擴大自己的見識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