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且對左右參謀笑道:
“我早料到韓信是不能打硬戰的!”
乘韓信退卻之際,龍且意氣風發地親率楚軍進入濰水,準備反攻西岸的漢軍。
曹參和灌嬰立刻指揮弓弩手還擊,楚軍渡河的速度因而被阻慢了。
但龍且自恃猛勇,下令全軍有進無退,楚軍於是冒著箭雨逐步前進。
這時韓信已退回本部,重回陣前觀察楚軍渡河的情形。
在龍且親自領頭下,楚軍除少數人員已接近岸邊外,大部分兵力則處於半渡中。
韓信下令陣中紅旗高舉,並大吹號角。
連曹參和灌嬰都搞不清韓信在玩什麼把戲。山上特遣隊看到紅旗,立刻撤走所有沙囊,小水庫的水於是由決口處沖流而下,勢如萬馬奔騰。數分鐘不到,大半楚軍已全部被洪水衝散,哀號動天。龍且本人雖已到達岸邊,但看到河中慘狀,不禁心神大亂;已渡至岸上的楚軍也都因為嚇壞了而無心作戰。
陣前韓信兵馬立刻向左右分開,陣後的弓弩隊急速上前,對著快上岸的楚軍展開猛烈的箭雨攻擊。
龍且在毫無戒備下首當其衝,一代猛將竟死於萬箭之下。
韓信的中軍配合曹參和灌嬰的左右軍,立刻反擊已渡河之楚軍。
楚軍有大半溺斃在濰水中,即使渡過濰水的,也有不少死於箭雨下。由於發現中計時的慌亂,使士氣全失,加上主將當場陣亡,群龍無首,因此楚軍再怎麼猛勇也變得全無作戰力了,只好棄械投降。
情勢的逆轉把田廣嚇壞了,因此他不敢守住高密,即刻率軍退往城陽,以便和田光會合,共商對策。
韓信再度運用奇計,以少數兵馬獲得全勝。
齊國兵敗如山倒
濰水之戰中被韓信奇兵殲滅的是救齊的楚軍,而齊軍本身雖然並無任何損傷,但鬥志卻已完全喪失。
水退後,韓信率軍渡過濰水,佔領高密,並率主力部隊攻打城陽。
田廣料不能守,下令田光率軍北向投奔田橫,以圖東山再起,自己則率少數部隊向韓信投降。
其實韓信早料及此,因此在接受田廣投降前,便下令灌嬰軍團北上追擊,終於在博陽城南數十公里處擊潰退卻中的齊軍,田光當場戰死。
在博陽的田橫以為田廣也戰死在退軍中,遂自立為齊王,並出城反擊灌嬰軍隊。
灌嬰的步騎混合軍有不少是由秦國關中軍團組成,作戰力為漢陣營中的佼佼者。田橫雖善於游擊戰,但機動性和作戰的猛烈性顯然不如灌嬰軍團,反而在贏下吃了一場大敗仗。
齊軍士氣崩潰,田橫判斷短期之內已事不可為,乃率殘部退入梁國,依附梁地的游擊隊王彭越。
灌嬰繼續北上進擊駐軍齊國最北方軍事重鎮千乘的田吸軍團,結果田吸戰死,灌嬰解除了齊國游擊隊對漢軍補給體系騷擾的威脅,韓信軍團完全征服了齊國。
齊國的最後一股軍力,為駐守膠東、屏障齊國東部半島的田既軍團。韓信乃派曹參軍團征討之,曹參採政治喊話,招降膠東區齊國大小軍團,使田既陷於孤立。不得已田既只好率軍突圍,但很快被曹參的主力擊潰,田既戰死,齊國戰事到此全部結束。
韓信以智謀完全攻下了齊國,而且擊潰了強悍且富作戰力的龍且軍團,也把項羽徹底打入了敗部。
【陳文德說評】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真正的大成功,是因物而成,順其自然,不刻意包裝,所以從外表看來總是有缺欠的。但它隨顧自然,所以作用卻是永不衰竭的。
所謂大盈者,是因物而興,所以不會自矜自滿,看起來很虛空,但是它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的。
大直者也是欲物而直,不特別指向某標準,所以很多地方看來反而是屈曲的。
大巧者也都是因自然而成器,不刻意雕琢,所以看起來也是很笨拙的樣子。
大辯者依循自然真理而言,不裝飾,不強詞奪理,所以外表看來老實而木訥。
能真正體察自然之道者,表面看來笨拙而無規劃,依循自然而為,不急躁行事,不熱情洋溢,由淺而深,等待時機成熟,自然開花結果。
這便是老子所謂的清靜無為,真能作到清靜無為者,自然可以無為而無所不為,所以靜能勝躁,寒能克暑,清靜無為是天下最無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