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小戰線,他又將楚懷王自盱眙引入彭城,並以彭城為京都。於是項羽以呂臣大軍部署於彭城東,自己的主力部署於彭城西,準備迎擊秦軍的南下,劉邦則帶領另外一支別動部隊駐守於碭,互為犄角。
不久,宋義也自齊返回彭城,他暗中功諫楚懷王趁勢奪回軍隊的主導權,以架空“項家軍”。
這時候,經由楚國大力軍援的魏豹軍團,乘章邯後防空虛,連下魏地二十餘城,聲勢大振,楚懷王乃下令封魏豹為魏王,以干擾秦軍後方。
閏九月,在宋義的規劃下,楚懷王正式合併項羽和呂臣軍團,自任總司令。在范增的力勸下,項羽也以大局為重,隱忍脾氣,交出軍權。於是楚懷王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並以呂臣為司徒,其父呂青為令尹,由內部牽制項家軍。他又將項家軍的別動部隊主將沛公劉邦獨立出來,駐守碭陽郡,封為武安侯。
項梁死後不到一個月,楚軍主力的項家軍團,在宋義的規劃下已縮小到三分之一不到。不過項羽在危機中的表現,卻深得楚國部落領袖的讚賞,加上宋義刻意排斥,反使項羽在楚軍中獲得不少同情和支援,聲望大增。宋義看在心裡,暗中著急,不得已下,乃加強扶植原屬“項家軍”庶系的劉邦軍團,用以牽制項羽,使劉邦在楚軍中的地位也因而急速竄升。
【陳文德說評】
老子《道德經·第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人慾無窮,很少人會專心只做好眼前的事,總還騎馬找馬,在這山看那山高,因此表面上好像在追求成長,其實是什麼事也沒做好。
人原本只需專心自己的“存在”,身心統合為一,但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都是相當分散的。人本來是非常脆弱柔和的,如同初生嬰兒一般,但大部分人都未能保守此本性,反而不斷追求剛硬強悍,不停表現自已的聰明智慧。什麼事都想知道,反而不是常會顯露出自己的缺點嗎?愛護國家,治理人民,不斷強調自已智慧過人,而不能順其自然,因此做得愈多,擾民愈盛。耳口鼻等感官的作用,其實範圍並不很大,但人們卻不甘寂寞,不能安靜謹慎,叨擾不停。既然知道生命有限,人的身子在宇宙中非常渺小,但卻又忍不住要有所作為,去做那些沒有結果的努力,這也是人間紛亂、自尋痛苦、自求煩惱的主要原因啊!
如果努力去體察自然,我們將會發現這無窮無盡的宇宙,這人力不及其千萬之一的大自然力量,卻是謙卑而無為的。生長萬物,養育萬物,但從來不去幹涉或佔有。
大自然創造萬物,卻不佔為己有,養育萬物,而不誇耀其功勞,幫助他們成熟後,也不求任何的掌握。這種大自然的本性,便是所謂精微玄妙之德。
陳勝和吳廣就是在這種急於乘勝追擊、擴大戰果的情況下,反而力量逐漸消耗,才造成失敗。
項梁也在一連串勝利後,高估了自己的力量,才在最得意的時候,遭到潰敗。
李斯由於在始皇去世後不知功成身退,反想更上一層樓,才會陷入趙高的陰謀。
趙高、胡亥何嘗不是在奪權成功後,對自己的地位及權勢失去信心,因而急著排除異己,致使國家遭到傷害,王朝的力量日衰,最後也成為受害者。
優勢的時候不知儲存實力,不盡心於現有的工作上,而去做那些尚不成熟的發展,在勉強推動下,必使現有力量消耗,反而喪失了已建立的根基。
當然所謂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也不是說必須保守得故步自封,而是說要順其自然,不以自我之慾求來擾亂環境的自然變化。但自己也要和環境共同成長,順應它,等待機會的成熟。所謂水到渠成,努力到不用努力,使努力不再成為有意,便是“無為”,一切便會順其自然的成長了。
劉邦大傳……篇後·實用觀點 弱勢者的機運
篇後·實用觀點 弱勢者的機運
守弱是老子哲學中最重要的精神之一。
和整個宇宙相比,人是非常渺小和脆弱的。但人也是宇宙中最不懂得謙卑的生物,因此“人定勝天”、“征服自然”的口號響徹雲霄。外表的強悍、高傲,往往只是不自信、不安全心理的投射,剛猛堅強,成為人類夢寐以求的目標。其實愈成功愈不安,權力愈大愈害怕,這也是人類失敗和煩惱的根源。
愈是偉大的科學家,愈瞭解自已不過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