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為強化國家的力量,必須靠正確的規劃。帶兵作戰,重點在虛實變化,所以要仰賴奇兵。但這都是“有為”的,只能用於一時。
治理天下就不一樣了。天下是大眾的公器,不屬於一族一傢俬有,所以奇正兩法都不能適用,而需無為,以無事取天下。我們為什麼會這樣講呢?理由如下:
天下的禁令太多,人民動輒得咎,不能安心工作,所以必陷入貧窮。
人民過分功利,權詐太多,欺騙爭奪,國家便要陷入混亂中。
人民太重視花俏,奇巧的物品愈來愈多,人的慾望愈形奢華,浪費也必愈多。
為了應付這複雜的多欲社會,法令必也多於牛毛,繁苛混雜,人民反而容易在其中尋找法律漏洞,所以違法犯禁者反而更多。
所以體道的聖人,深深體會,治理天下必須順其自然,所謂我好無為,則人民會自成教化;我喜歡清靜,則民情自然純正,我不多事,不干預民生,人民會設法讓自己富足,我沒有私慾,人民也會自然樸實。
劉邦出身楚地,班底也都來自南方,思考上多少較受道家影響。由關中東出爭奪天下之際,劉邦在處事上不講求繁文縟節,較富有容納別人的力量。
王陵曾認為劉邦善於和人共享天下,是他成功擊敗項羽最重要的原因。
但擁有天下以後,劉邦長期居住於洛陽和長安,也大量接受他原先不喜歡的儒生的影響。如叔孫通訂立朝廷禮儀,將“有為”拉到了最高峰;蕭何建未央宮,以豪華壯麗來象徵皇權,便是受到儒家和法家思想的重大影響。
但這種作法,也是劉邦和諸侯王間,早年集團意識迅速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於是雙方的忌諱增多,心理的不平和受到的大小傷害不斷累積,最後便到達非出事不可的地步了。
劉邦大傳……第二章 杯弓蛇影
第二章 杯弓蛇影
“彭玉以功勞晉封為諸侯,如今陛下只為了曾徵兵於梁,而彭王因病不行,便懷疑彭王造反,沒有確實反叛證據,卻硬以小事誅滅之,臣恐今後功臣將人人自危,對陛下也不再有信心了。”
諸侯會邯鄲,陳豨敗北
漢高祖十一年冬天,各諸侯援軍大多抵達邯鄲,漢軍兵勢大振。
劉邦已積極在邯鄲集結人馬,準備和陳豨進行決戰。
陳豨兵分數路,準備攻打邯鄲。
張春的部隊是主力,共有萬餘兵馬,渡河佔領聊城。
侯敞則率萬餘人馬在戰場上游行,隨時準備發動攻勢。王黃也率騎兵部隊於曲逆,必要時將配合攻擊。
陳豨自己和曼丘臣駐屯於襄國。
另外韓王信的部隊也進駐參合,趙利則攻佔東垣,擺出一副持久戰的姿態。
劉邦下令先鋒大將郭蒙,和齊國宰相曹參率領的齊兵,攻擊敵人主力的聊城。
灌嬰的騎兵隊,準備應付曲逆的王黃部隊。
樊噲軍團盯住襄國,以免陳豨蠢動。
參合戰場,由將軍柴武負責。
劉邦自己則率領酈商及夏侯嬰攻打東垣。
另外,絳侯周勃從太原繞道襲擊代地。
代郡駐守兵馬不多,很快被周勃攻陷,周勃軍更乘勝包圍馬邑。馬邑是韓王信當年的大本營,防守堅固,周勃全力猛攻,擊斃不少守軍後便撤回聊城。
當時主要的戰場仍以聊城為主,郭蒙和曹參火力旺盛,張春陷入苦戰,周勃人馬又及時進入戰場,叛軍見大勢已去無心戀戰,遂為漢軍攻破。
樊噲軍團也成功地平定清河、常山等都,對襄國採取包圍攻勢。陳豨和曼丘臣部隊無法越過雷池一步,也使主戰場上的叛軍聲勢銳減。
灌嬰也完全封鎖住曲逆的騎兵隊,並將王黃徹底擊潰。
劉邦本人力攻東垣,但由於防守力堅強,數攻不下。直到各路守軍兵敗訊息傳來,趙利只得撤軍,劉邦軍再度掌握這個趙。代間最重要的軍事基地。
陳豨軍徹底失敗,只得撤往塞外。
劉邦下令以重金追捕叛將,王黃和曼丘臣皆被捕殺,陳豨逃脫而去。
參合戰場上,柴武也獲得全勝,韓王信戰死於戰場上。
劉邦留下週勃防守陳豨,便班師凱旋歸來。
蕭何設計,韓信遇害
陳豨叛變時,劉邦曾邀韓信共赴前線,但韓信稱病,無法跟隨。
劉邦到達邯鄲後,韓信也依照原本的約定,派人聯絡陳豨,陰謀在長安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