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行動。相信在那個時候,黃帝王朝的重要長老也有不少人跟著南返,楚王室或許便是由這些部族發展出來的。
遊獵部族的規模通常不大,但活動力強,影響幅員也較大,其政治組織皆屬鬆散聯盟。“共主”沒有太大的權力,但名義上卻可領導頗富作戰力的龐大團體,因此他們的聲勢遠大於實力,楚國便是屬於這樣的組織。(在美國西部開拓時代的印第安人,也可看到這種聯盟部族的型態。)
春秋時代,楚國幾乎已整合了黃河南岸到長江流域的整個區域,統轄人口之多,也絕非中原各諸侯國所可比擬。而且楚國各部族皆好勇鬥狠,善戰又認真,沒有一箇中原諸侯不對他們感到畏懼。幸好,楚國是分權組織,楚王真正能動員的兵力有限,否則即使中原大諸侯聯合對抗,可能也不是楚國的對手。
不過,中原各部族一向自大,不管楚國有多強,中原的“共主”也絕不會給予平等待遇。因此當西周王朝建立時,楚“共主”曾基於禮貌向周武王表示慶賀,周天子居然以其是化外民族,賜給他一個諸侯中最低爵位的“子”爵。幸好當時的楚王也弄不清“子爵”是什麼意思,所以沒有產生爭執。
《史記》上便有如此記載,楚武王熊通曾對東周王室的使臣表示:“我們的祖先在周成王時,已經是周天子的好朋友了。”顯示楚王朝在西周早年力量就已很大,可以和周天子平起平坐,因此楚王一向不在乎周天子給他們的封號,後來乾脆也自稱為王了。
諸侯國的稱霸與抗楚
春秋是這兩股文明南北大對抗的時代。這段期間,楚國繼黃帝王朝之後,趁中原亂局,再度積極地向中原擴充其勢力,所以楚國屬於攻擊者,華夏文明的歷任霸主則屬於守勢的一方。
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口號,成為中原第一個非周王室的“實質共主”,其攘夷的目標除北方少數異族外,最主要物件便是楚國。管仲以“八國聯軍”南征,卻雷聲大雨點小的以和談收局,主要便在於他沒把握憑藉實力擊敗楚國,因此巧妙地避開了即將展開的正式對決,以維持住齊國在中原的霸權,也暫時阻擋住楚成王的北上雄心。
宋襄公自認是齊桓公中原霸權的繼任人,所以也盡畢生之力阻撓楚國勢力的北侵。泓水之戰,他明知必敗,仍奮力一擊,成了護衛中原的悲劇英雄。雖然此後中原霸權出現了短暫的斷層,但宋襄公的拚命,卻導致了楚成王和成得臣之間的政治鬥爭,致使楚國整合無力,無法揮軍北上,否則楚國稱霸中原可能會提早數十年。
晉文公的崛起,使中原諸侯有力量再度抵擋住楚成王的攻勢。晉文公重耳本人曾在楚國接受政治庇護,因此相當瞭解楚國的優勢與劣勢。就任晉國領袖後,他便利用楚王和成得臣間的矛盾,在城濮之戰中,巧妙地擊敗了楚國,也把楚成王的爭霸雄心徹底澆熄了。
晉楚間的長期對抗,雖各有勝負,但卻導致兩國力量的趨於衰頹。春秋末年,楚成王之孫莊王雖稱霸中原,完成登上中國霸主之位的美夢,但楚國長年耗損國力,終為東南方新興的吳國所敗。
吳越先後稱霸,象徵著長江流域的部落實力大增,南方各部族的實力也穩穩地超越了北方。楚國最後雖再度滅亡越國,統合黃河以南到長江流域各地區,但楚國的文明在歷經動亂後也更形複雜了。
由於吳國早年曾接受晉國的經援及軍援,因此吳文明中有大量火圖騰族文化。此外,春秋末年齊魯地區有眾多移民進人吳越境內,使馬圖騰文化也跟著入侵,再加上越國原有的水族圖騰,使得原本就頗覆雜的楚文明,在併吞吳越後更形多樣化了。
戰國亡雄的格局
筆者曾沿長江而下,考察最近出土的楚文明,除原有的獸蛇圖騰外,鳥圖騰的痕跡也相當的清楚。
但多元化也增加了整合上的困難,因此進入戰國時代後,楚國的領域雖然更大了,但競爭上的表現反而不如春秋時期。
長期戰爭,使殺人的武器大為進步,鐵兵器代替銅兵器,殺傷力大增;戰爭的形態也由壓倒對方氣勢的英雄式勝利,逐漸轉成屠殺對方的毀滅性戰爭,大多數國家便在激烈競爭中遭到滅亡。經歷二百四十二年的春秋時代,原本三千個諸侯國,最後只剩下了韓、趙、魏、齊、楚、燕、秦的戰國七雄與零星的姬姓小國。
激烈的生存競爭,使諸侯領袖的關心重點,漸由天下爭霸轉為自己國家的安危。加上小諸侯紛紛消滅後,大諸侯間的緩衝區沒有了,競爭不再只是為了爭面子,而是攸關生死之大事。
七強並立,誰也制服不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