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扔無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古代善用兵者曾這樣說過:“我不敢主動挑起戰端。只有在不得已下才會應戰,也不敢逞強爭勝,寧願採謙讓方式,退一尺以求自保。”
所以不把重點放在行陣、搏殺或兵器運用上,也不敢對敵人表現自己的武勇強大。
軍隊的禍害沒有比逞強無敵更大的了,輕敵者必喪失自己最寶貝的內省能力而帶來禍害,所以當兩股力量在對抗時,最後贏家常是處於弱勢的一方。
呂氏一黨的急速興起,完全是呂太后一人的強力作為,致使呂氏諸侯王有權卻無功,不能得到大臣和將領們的認同。
更糟糕的是呂太后本人的奪權行動,是在極端不安下強力為之的,所以採取的手段常殘忍而無惰。特別是對劉氏諸侯王的誅殺行動所興起的仇恨。心理,在一向頗得呂太后重用的朱虛侯劉章身上,尚且表露無遺,其餘的劉氏諸侯內心中強烈的不滿,更不用說了。
由於擔心內爭造成漢王朝的崩潰,蕭何、曹參、王陵、陳平等朝廷的掌舵者,都一再對呂太后的奪權採消極的對抗和包容的態度,使王朝仍勉強度過早期的不穩狀態。然而到了呂太后晚年,呂氏黨的過度擅權,連態度較溫和的陳平都表現出無法再寬容的態度,而思有所應變。
呂氏黨迅速邁向無敵的境界,也促成了劉氏黨和功臣黨在緊要關頭的聯手對抗,反而讓呂氏黨陷入了不利的情勢。
呂后臨死之際,應已後悔自己過分擴充呂氏的權力,或許將造成呂氏一族的潰滅。她一再告誡呂產、呂祿等擁兵自保,也顯現情勢對呂氏黨人的惡劣了。
劉邦大傳……第三章 功臣復劉
第三章 功臣復劉
丞相陳平等再拜表示:“現任皇帝劉弘並非孝惠帝親生的兒子,所以無權奉宗廟。大王乃高皇帝之子,宜繼任大統,願大王立刻即天子之位。”
功臣派舵手陳平和周勃
在劉邦的謀臣幕僚中,陳平算是較晚加入的,雖然由於屢以奇計建立奇功,而頗得劉邦信任,但陳平和劉邦陣營中的諸大臣和將領們交情並不深。
不過,陳平的智謀和應變能力,卻是大家所公認的,所以王陵為右丞相時,特別以陳平為左丞相輔佐之。周勃雖是劉邦沛縣的班底,但為人木訥少言,不求表現,所以在重用程度上一直不若蕭何和曹參,在親密程度上也不如樊噲、夏侯嬰。
但在蕭何、曹參、樊噲先後去世,夏侯嬰器識不足的情況下,周勃逐漸成為沛縣子弟兵的實質領袖。
劉邦遺言以周勃出任大尉,掌握後劉邦時代的軍事最高指揮權。
陳平是陽武戶牗鄉人氏,屬魏國,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