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派系的大臣,便主張擁立劉邦的長孫齊王劉襄。
但原本先入關中,替劉襄打點的劉氏元老琅邪王劉澤卻大表反對,他痛恨劉襄對他的欺騙,決心報復之。劉澤表示:
“呂氏以外戚家為惡,幾乎毀了漢皇朝,危及宗廟,也使功臣人人自危,這種現象絕不能再發生。”
“今齊王舅父駟鈞也以擅權勇猛馳名,比呂氏更為可怕,如立齊王為皇帝,必再有一次呂氏亂政!”
陳平等駟鈞之事頗有耳聞,便也堅決表示反對。
接著大家討論剩下來的諸侯王中誰最為合適。
有人提出了代王劉恆。
劉恆是劉邦第四個兒子,為薄氏所生。薄氏出身不高,故薄氏一族頗謙恭簡樸,正是功臣們最放心的外戚。
在劉邦直系血親中,劉恆輩份最高,年紀也最長,更重要的是他素有仁孝寬厚的聲名,不論在血親排行上和德行上均最合宜。
大家乃共同決心擁立代王劉恆。朱虛侯劉章雖有點失望,但自己年紀尚輕,雖有大功,在長輩環伺下,也不宜有太強悍的表現,勢之所趨,只得放棄對兄長劉裹的支援,也同意擁立劉恆為皇帝。
不過,劉弘現在仍為皇帝,這件事只能先暗中進行,於是由陳平和周勃聯名,遣使赴代國與劉恆溝通。
劉氏政權已定
劉恆為劉邦之庶子,平定陳豨造反後,劉邦便以劉恆為代王,建都於中都(現太原),即位已有17年之久。
在劉邦諸子中,劉恆個性最為穩定。由於母親薄氏出身低,因此對兒子管教甚為用心,劉恆雖為皇族,卻恭謹謙讓,生活儉樸,全無驕奢之氣。
代國位於北方,又和匈奴鄰界,必須隨時保持警戒,並且前線地方也沒有什麼可享受的,身為領導者常須比別人更為吃苦耐勞些。
但劉恆卻頗懂自制,身為皇族,他決心奉獻自己在邊防上。加上他本身無權力慾,不想參與朝廷和皇族間的爭權。有次呂太后有意遷徙他到趙國,劉恆便以自願承擔邊防重任而婉拒之。
在這個敏感的關鍵時刻,劉恆的確是一個相當適合繼任大統的人才。
在接到功臣們擁立他為皇帝的文書後,劉恆立刻召集眾臣商議之。
郎中令張武等表示:
“漢王朝的大臣,皆是高皇帝時的大將,熟悉兵事,擅行詐道,他們原本也都有爭奪天下之野心,特畏高皇帝和呂太后之威,才暫時肯委屈臣屬的。”
“如今他們誅滅呂氏,敢於宮殿發動流血政變,其強悍驕恣可知也。因此這次擁立大王的舉動,可能沒有這麼簡單,實在令人難以相信,希望君王暫時稱病勿往,以觀其變。”
中尉宋昌卻獨持異議,大聲辯駁道:
“大家的意見我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