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展思想政治工作,並實行官兵一致、軍隊一致、瓦解敵軍的原則;實行政治、經濟、軍事三大民主;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發揚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選拔任用幹部,堅持對高中級幹部的教育管理;發揮政治工作者以身作則的模範作用等,一系列政治工作的原則、制度和措施。50多年來建軍的實踐證明,只有加強政治工作,才能保證人民解放軍現代化建設朝著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的重要論述,武裝全軍,凝聚軍心;堅持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為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奠定思想和理論基礎;堅持用強有力的政治工作,保證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保持人民軍隊的性質,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軍隊的貫徹執行,保證軍隊內部和外部的團結,保證指戰員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保證作戰建軍等各項任務的勝利完成。

。 想看書來

結 束 語(3)

跨入21世紀後,人民解放軍正按照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推動軍隊的革命化建設。努力探索新形勢下軍隊思想政治建設的特點和規律,緊密聯絡幹部戰士的思想實際,開展“四個教育”,深入學習“###”思想,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和思想上道德上的純潔性,為人民解放軍在新世紀中進一步發揮政治優勢,經受住和平環境下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考驗,永葆人民軍隊的政治本色,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提供可靠的思想政治保證。

第五,必須加強軍隊的現代化建設

加強人民解放軍現代化建設,是由中國的國情和軍情決定的。人民軍隊建立之初,力量非常弱小,在艱苦惡劣的戰爭環境中成長和發展。新中國成立後,建設強大的國防軍面臨的主要矛盾,是現代化水平與現代化戰爭不相適應的矛盾。無論同世界軍事強國相比,還是同面臨的主要對手相比,中國軍隊的現代化水平都有很大差距。因此,其主要任務是解決現代化問題。加強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是時代的要求,是維護國家安全的保證。

新中國成立後,20世紀50年代前期,召開的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階幹部會議,確立了以現代化建設為中心的總方針、總任務。在此方針指導下,50年代在陸軍的基礎上,先後建立了海軍、空軍、防空軍、公安軍、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鐵道兵、通訊兵等軍兵種領導機關及其所屬部隊,逐步完成了由單一軍種向諸軍兵種合成的歷史性轉變。60年代中期第二炮兵建立,戰略導彈部隊成為人民解放軍的一個新的兵種,是軍隊發展史上的一個飛躍。與此同時,國家逐步建成了國防工業體系,部隊的武器裝備迅速發展。透過進口、仿製和自行研製,全軍裝備實現了制式化、國產化。60年代中期試驗成功了原子彈、氫彈、中程運載火箭,打破了國際上的核壟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建設又邁出了新的步伐,加強了諸軍兵種合同作戰的整體能力,全軍在精兵合成、平戰結合、提高效能上前進了一大步。同時,常規武器和戰略武器的發展,都取得重大進展。武器裝備現代化程度的提高,增強了人民解放軍的整體實力,為贏得未來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支現代化的革命軍隊,不僅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科學的編制體制,而且要有高素質的人。武器裝備,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物質基礎,是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戰爭是高技術戰爭,武器技術落後就意味著被動挨打。實現武器裝備的現代化,必須跟蹤世界高科技的發展;實行跨越式的發展,堅持自力更生為主,有選擇地引進關鍵裝備技術;重點發展裝備,集中力量發展“殺手鐧”。編制體制,是實現人和武器結合的組織形式,是有效發揮軍隊戰鬥力的組織基礎。實現部隊編制體制現代化,減少數量,最佳化結構,提高質量,提高軍隊的合成程度。建立精幹、高效的指揮體制,最佳化軍兵種結構。使人民解放軍建設朝著規模適度、結構合理、指揮靈便的方向發展。軍事人才,是建軍治軍之本,是戰爭中克敵制勝的決定因素,培養造就大批現代化的軍事人才,是實現軍隊現代化的關鍵。根據軍事鬥爭和軍隊建設的需要,造就人才。把教育訓練切實提到戰略地位,培養駕馭現代戰爭特別是高技術區域性戰爭的軍事人才。軍隊建設現代化,包括軍事理論現代化。先進的軍事理論,歷來是軍隊建設得以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是戰爭的重要制勝因素。根據新時期的軍事戰略方針,現代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