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廣,海、陸竄擾在沿海各省,空中竄擾遍及全國大部分省區。竄擾活動;嚴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破壞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人民解放軍在中央軍委的領導和指揮下,在人民群眾的支援配合下,同國民黨軍的竄擾活動進行了尖銳複雜的鬥爭,贏得了全面勝利。

一、攻臺準備與中止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以後,中央軍委就將解放臺灣的任務交給了第三野戰軍。1949年10月,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曾派部隊進攻金門,後因準備不足而未成功。此後,中央軍委確定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為對臺戰役的負責人,集中第三野戰軍的主力部隊進行了精心準備。至1950年6月上旬,第三野戰軍已集中了16個軍約50萬的兵力,為進攻臺灣的第一梯隊。當時對臺戰役已箭在弦上,臺灣當局十分惶恐,曾一度認為:9月臺風到來前三個月是最危險時期。然而,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宣告,一面表示要干涉朝鮮內戰;一面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根據形勢的鉅變,為避免兩線作戰,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打臺灣的時間往後推延”,將戰略重點由南向北轉移,將主要兵力轉移到中朝邊境,在東南沿海暫時採取守勢。7月13日,中央軍委任命原定指揮攻臺的兩位負責人粟裕、蕭勁光為東北邊防軍正、副司令員(後未到任)。在朝鮮戰爭爆發和美國入侵臺灣後,中共中央中止了攻臺戰役的計劃,推遲解放臺灣的時間表。這是根據當時國際國內形勢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