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隻夠幾顆炮彈錢。
資金的欠缺,加上英美等國對他們實施的物資禁運,又沒有華夏這個重要物資殖民地。如今的日本相比前世,還要過的不堪。他們在國內宣傳的大東亞共榮聖戰,在無數家庭失去了父親、兒子之後,幾乎淪為女人跟老人的國度。
面對這種即將亡國滅種的威脅,看到進入朝鮮的復**馬踏南山般的橫掃他們的駐朝部隊。日本政府再次向華夏發出了求和的申請,希望能夠結束跟華夏的交戰。甚至相比前次他們提出和談時,日本政府已經同意了賠款跟放棄朝鮮的承諾。為的就是希望跟實力漸漸增長的華夏。結束這種令他們為之膽寒的交戰。
針對日本方面提出的和談申請,鄧成功清楚日本政府著急了。可是他想到這幫小鬼子欺軟怕硬的性格,要是錯過這次機會,等他們緩過氣來恐怕又要惹出不少事情來。因此,直接讓負責跟日本政府談判的華夏代表,再次丟擲了割地賠款的條件。並且強烈要求,日本解決他們的海空軍部隊,就連陸軍也必須受限。
對於華夏方面提出的建議,日本代表們自然不會同意。結果這次談判再次宣告破裂。而隨著談判破裂的訊息傳來,挺進朝鮮的華夏志願軍,已經將部隊推進到了前線的三八線附近。可以說,如今半個朝鮮已經完全處於華夏的控制當中。
就連幫著打打下手的朝鮮復**。也從未想過短短几年時間裡,原本欺壓華夏軍隊跟大人打小孩的日本政府,竟然會失敗的如此之快。要知道,隨著臨時政府的聲譽漸漸提升。對於國內國外的政治形勢,這些臨時政府的高層都非常清楚。
別看小鬼子在華夏的部隊面前節節敗退,可在其它戰場。日軍的實力還真可謂頂尖的。要不然,美立堅的部隊,也不至到今天,還在跟小鬼子們浴血搏殺。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不是小鬼子不強,而是華夏部隊太強的原因。
隨著被華夏志願軍解救的朝鮮百姓越來越多,華夏這個朝鮮歷史上的宗主國,再次成為朝鮮百姓敬愛的物件。原本還以為復**組建的臨時政府,不過是華夏的傀儡政府的一幫人,也漸漸改變了這種看法。從而願意為了朝鮮的獨立,而開始加入到臨時政府中。這對於急需本土人才加盟的臨時政府,也是雪中送炭般的大好事。
對於國內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何新一屆政府不專心恢復民生,專而還要發這麼大的精力去替朝鮮復國。鄧成功在戰役開始之後,用戰爭的繳獲告訴這些人,有時候打仗並不一定是虧本的買賣。甚至可以說,戰爭是來錢速度最快的生意。
隨著入朝部隊送回的物資跟財富,一天天在增長,剛開始還在為志願軍軍費開銷太大的華夏新任財政部長,此時也樂的眉開眼笑。雖然志願軍進駐那些被日軍侵佔的城市,大多都會很快交給臨時政府負責。
但在這些城市所收繳到的財富跟物資,志願軍還是絲毫不客氣的搬遷一空。除了一些搬運麻煩又不怎麼值錢的東西外,其餘能拉回國內的東西,專門負責物資押送的志願軍運輸部隊,都會很盡職盡責的將這些東西拉回過來,以換取志願軍在朝鮮境內作戰所需要的開銷。
朝鮮做為日本政府經營了多年的殖民地,對朝鮮的搜刮也可謂徹底,他們也投入了不少的開支,在朝鮮建立工廠等等一系列能夠替他們創造財富的事情。而隨著志願軍的長驅直入,這些價格不菲的工廠裝置,以及他們設立在朝鮮的銀行跟商鋪,都被志願軍一洗而空。
看著志願軍的開銷不但能實現自我給足,同時還能給國內提供急需的資金以及工業裝置,很多剛開始不太認同再跟小鬼子作戰的高層們,也漸漸不怎麼說話了。雖然如今國內的政局穩定,但長時間留下的政治鬥爭還有待磨合。
對於鄧成功這個在華夏政府跟軍方,都可謂頂尖的政治人物,這些喜歡走中庸路線的政治人物,也大多隻能採取預設的態度。何況,此次的入朝作戰,鄧成功可是等到了最高九人政治局的全票透過。
加上現在的實事證明,打仗並沒有如同他們所想的那樣,消耗國內急需的建設資金,相反還給國內提供了不少急需的裝置跟物資。那些走溫和派路線的政客,也不好在這個問題上多說什麼了。
因為朝鮮境內的戰役,大多都是志願軍在負責,那些從戰場上繳獲的武器彈藥。除了一部份,交給復**新組建的部隊裝備外,其餘繳獲到的日式武器,在國內情報部門的運做下。開始一批批的送往周邊各國的抗日政府以及武裝手中,換來一批批國內急需的資金。
就此新政府的戰後重建資金,隨著周邊戰役的日益擴大,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