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臉上又裝出了一副驚訝,卻又欽佩的神色:“諸位平日裡生活清苦,卻還要從牙縫中擠出十萬兩白銀幫助天下窮苦百姓。在下實在佩服之至。在下為適才的得罪,向諸位賠罪了。”
我的表情,和我說的一番話兒,頓時收到了奇效。一群尼姑們當即受用的很,個個表現出了謙虛的態度。雙方原本從火藥味十足,到如今卻有了惺惺相惜之感。我暗自得意,多年來的帝王之術沒有白練,輕易的便將一群尼姑從敵意狀態,轉化為友善狀態。看來我那席話,說到她們心坎裡去了。
然,以我的城府,內心所想,自是不會從臉上表現出來。如今臉上,卻又是轉化為一副憂愁悲憤模樣,擰著眉頭,欲言還止。
我這番表情,自是瞞不過一干尼姑。只聽得那老尼姑奇怪的問道:“施主神色如此悲切,莫非有什麼難過之事麼?”
嘿嘿,終於正式上鉤了,心中暗喜了一把。
然臉上卻是黯然悲傷,揹負著雙手,仰望著天空。沉寂了良久之後,我才重重的一聲嘆息。
……
“在下並非是在為自己難過。”我低沉著嗓音,緩緩嘆道:“在下是在為天下即將遭受最大難關的百姓而難過。”
“即將遭難?”尼姑們表情一片震撼,均驚訝的望著我。一直未語的美人兒掌門,也是秀眉輕蹙疑道:“莫非你能掐會算,知曉了有大災難要降臨到百姓頭上來?”
我苦笑了數聲,雙眸中的悲切又是一閃而過:“在下並非神仙,又豈能知曉未來?不過,大吳國八千餘萬百姓,的確面臨著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災難。”我頓了一下,掃視了一眼眾尼姑們震驚的表情,略感滿意,遂又將情緒轉為憤慨道:“只是,此並非是天災,而是人禍。可惡的羅剎國和蒙古國,已經暗中聯手,共計屯兵四十萬,悄然隱藏在大吳邊境上,圖謀不軌。”
“蒙古和羅剎國,在大吳國這些年來的積極打壓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就算是四十萬大軍一齊進攻大吳,恐怕也只會給他們惹來滅族之災,傷不了大吳的根本。施主莫非是在危言聳聽?”那老尼姑,細細想了一番,隨即開口問道。
死老尼姑,不懂政治軍事,就少在那裡放屁。當然,這話在肚子裡想想到是可以。然臉傷卻是又一番表情,一臉正色侃道:“百足之蟲,死而未僵。更何況乎只是半殘的蒙古國和羅剎國。四十萬兵力,雖說已經是他們如今正常情況下出兵的極限了。然而一旦到了民族的生死存亡關頭,狗急跳牆之時。全民皆兵那是必然。兩國能夠很輕易地在最後關頭,湊出數百萬兵力。”
這就是我一直未敢全力滅蒙古和羅剎國的一大原因。與東突厥不同,東突厥因在大吳對其全境用毒後,已經是垂死狀態。如此大吳還是費了一大番力氣。才將東突厥滅掉。然蒙古國和羅剎國若是逼得其太緊,一旦狗急跳牆起來,大吳國想在不傷及國家元氣的情況下滅掉對方,恐怕是力有不怠。否則,我也不必精心勾畫出如今一個局面陷阱了。
不過,也幸虧這幫尼姑不懂軍事和政治,這才讓我有了可乘之機。頓了下又丟擲個重磅炸彈道:“蒙古國和羅剎國雖是大吳國的心腹大患,卻還並非是大吳國地首要威脅。諸位知道大食帝國吧,那個強大的帝國,已經與其周圍些長年征戰的小國達成了共識。形成了超過兩百萬精銳的聯軍。只要大吳國稍微一亂,便會乘虛而入,直搗黃龍。群而分食大吳國富饒的土地。”
“啊?”這個絕密訊息,靜禪齋顯然是第一次有所耳聞。那是自然,這種絕密情報,即便在朝廷之中,知曉之人也不會超過十人。
果然這個訊息帶給她們的是絕對震驚。乘她們尚未消化的同時。我又嘿嘿冷笑道:“一旦大食聯盟動手,蒙古國和羅剎國必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恐怕也會全力壓上。到時候大吳國數線作戰,恐怕力有不怠。戰事只要稍微拖延個兩三年膠著狀態。先休說大吳國元氣大傷,那些依附於大吳國的西域諸小國,以及那些目前表面上看起來與大吳國交好的國家。恐怕也會對大吳富饒的起覷覦之心。到時候戰火必定延伸到大吳國各處。大吳國八千萬百姓,從此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聲聲地佛號宣起,眾尼姑個個面部表情凝重憤慨。很顯然,我適才那套演說,已經徹底將她們打動。
“想不到表面上平平靜靜的大吳,暗下卻是波濤洶湧。”老尼姑也是一臉的感慨。轉而向我問道:“施主對局勢如此瞭解,不知是否有應對之策。”
“可惜我勢單力薄,空有一副計謀無從施展。”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