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世外高人,連忙從泥胎中爬將出來,拜見那二位黃衫客,懇請收納為徒,傳授兵法古術,用以匡扶天下。
那兩個黃衫客見狀並不驚訝,當即請施耐庵落座,他們自稱其祖輩乃是春秋戰國時鬼谷子門下,歷代隱居於此山,有許多年不見外人了,而今有人誤入山中,也是機緣難得,看來天下大變在即,合該兵家出世定亂,於是取出一捆竹簡,告之施耐庵:“此乃兵家秘訣,分為形勢、技巧、權謀三篇,內合陰陽術數,蘊涵天地形勢變化,暗藏扭轉乾坤之機,如能領悟其中一篇奧妙,當有九五之尊。”
施耐庵忙說:“我一介布衣,從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求能夠輔佐賢明聖主,推翻元人*,以解天下蒼生倒懸之苦。”
那兩個黃衫客聞言怪笑了幾聲,當場將竹簡盡數相授,施耐庵再次拜倒叩謝,隨後在燈下翻閱“兵家秘訣”,越看越是入迷,渾然忘卻了身外之事。
兵家秘訣(4)
驀地裡一陣山風將廟門推開,頓時寒意襲人,施耐庵周身打了個寒戰,等他抬起頭來,卻不見了那些人的蹤影,此時天色破曉,晨霧只見有一群長臂蒼猿,正自穿林越澗而去,為首兩頭巨猿都是赤瞳黃背,空山沉寂,猿聲轉瞬間已在數里之外了。
施耐庵心中驚疑不定,站在破廟中茫然若失,還沒回過神來,忽然腦後被人狠狠打了一記悶棍,當即昏倒在地,等醒來之後,發現腦袋上滿是鮮血,“兵家秘訣”不翼而飛,而那個躲在泥胎中的少年乞丐,也早已不知所終。
施耐庵心知是那乞丐恩將仇報,趁己不備,盜走了竹簡兵書,未成想世間竟有如此狼子野心之輩,不由得追悔莫及,卻也無可奈何。好在施耐庵已將“兵家秘訣”盡數記在腦中,當下匆匆忙忙離了荒山野嶺,後來他懷抱宏遠,投奔到農民起義軍張士誠帳下,充為軍中幕僚,謀劃了許多攻城奪地的奇計妙策。卻因張士誠居功自傲,獨斷專行,親信佞臣,疏遠忠良,施耐庵幾次諫勸,張士誠都不予採納,於是憤然離開平江,此後心灰意冷,浪跡江湖,許多年後他才知道,當初自己在深山裡搭救的少年乞丐,正是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原來濠州有個出身貧苦的朱元璋,幼時名為朱重八,靠給大戶人家放豬放牛為生。元順帝四年淮北蝗災,赤地千里,百姓易子而食。十六歲的朱元璋孤苦無依,成了一個流落鄉野的乞丐。
有一次朱元璋餓倒於深山,被救後不思報答,反而恩將仇報盜走了“兵家秘訣”,以為從此就能當上皇帝,可竹簡上面字跡古樸,難以辨識,就揣在懷中,回到市上請人解讀,不過文意深奧,朱元璋大字認不了幾個,哪裡讀得明白?留下來既不當吃也不當穿,還不如換幾個錢飽餐一頓,但他想到如今天下動盪,正值英雄豪傑建功立業之秋,大丈夫豈可不動一念,這“兵家秘訣”遲早會有用武之地,於是藏帶在身,秘不示人。
此後朱元璋到黃覺寺出家當了和尚,每日帶上木魚、瓦缽,到處遊方化緣,終於找機會投奔義軍,並以戰功連續升遷,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勢力,他聽聞劉基劉伯溫,有文經武緯之才,就想請其出山,共謀大業,為了表示誠意,不惜以部分“兵家秘訣”相授。
劉伯溫深感其德,從此充為軍師,追隨左右,屢次獻出奇謀良策,使義軍取襄陽,收滁州,平蕪湖,克太平,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長江兩岸,誅滅張士誠、陳友諒,然後揮師北上,直取大都,將元順帝逐回漠北,終於建立了不世之功。
朱元璋出身草莽,空以徒手奪取天下,從一介放牛童當上了開國的太祖皇帝,自然對那些用兵如神精通謀略的開國元勳深為忌憚,唯恐朝中有人起兵造反,所以劉伯溫雖以大功,止封伯爵。但最使朱元璋感到不安的,還是當年救他的那位恩公,他十分後悔當初行兇時做賊心虛,手底下有些發軟,致使留下了隱患。
朱元璋擔心竹簡兵書落入別人手中,早已將竹簡付之一炬,可一想到世間還有某個人掌握著“兵家秘訣”,便寢食難安。但他並不知道施耐庵的身份姓名,時隔多年,也無法再按當年的形貌緝拿此人,於是暗中頒下密旨,命各地嚴加搜捕“兵家秘訣”的傳人。
卻說施耐庵浪跡天涯,多年隱居不出,因感時政衰敗,作《江湖豪客傳》寄託心意。不料此書被洪武皇帝看到,惹得龍顏大怒,認定是宣講謀逆做亂之道,就勒令地方官員,將施耐庵問罪下獄。
兵家秘訣(5)
施耐庵的門生羅貫中,早年間有志圖王,也曾投奔張士誠及劉福通參加起義軍,但未遇明主,都沒能得到重用,只得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