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擺脫厭煩心理的最好方法是在生活中冒一些險。讓我們自己去面對失敗的機會,把厭煩心理放到冒險中去吧! 莫·羅斯布把厭煩心理放逐到冒險中。在買了我的第一本書後,莫從聖迭弋打來電話和我談論創造力的威力。我們談論了在生活中冒險的想法。莫46歲了,當孩子離家之後,他決定冒一次險從多倫多搬到加利福尼亞。他談到了朋友,說許多他認識多年的朋友變得很煩人。有些朋友還遭遇了中年生活危機。朋友們始終認為莫和他的夫人還是和15年前一樣,儘管他們夫婦倆都在不斷成長。莫覺得他與這些朋友的關係始終停滯不前。 莫是否因此就把自己的處境一直歸咎於朋友們呢?不。他用自己的厭倦感去冒險,嘗試著做點什麼。他搬到了加利福尼亞,結識了新朋友,有了新環境,開始了新生活。莫自己是這麼認為的:“我的許多朋友都面臨著中年生活的危機,而我將經歷中年的冒險生涯。”&nbsp&nbsp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只有傻瓜害怕當傻瓜

一方面,北美人一心想獲得成功;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又害怕失敗,努力想避免失敗。想獲得成功,又想避免失敗是不可能同時實現的。失敗是達到成功的必經之路。大多數情況下,你必須經歷許多失敗方能獲得成功。成功的道路看起來就像是這樣: 失敗→失敗→失敗→失敗→失敗→成功 大部分的成功之路由失敗鋪成—除了失敗,別無其他。然而許多人卻不計一切地要避免失敗。對失敗的恐懼是和其他恐懼聯絡在一起的:害怕被人看成是傻瓜,害怕失去團體其他成員對自己的尊重,害怕失去經濟保障。避免失敗其實就意味著避免成功。 許多人避免冒險,他們害怕失敗的難堪。我們一心想招人喜歡,不願做那些會給別人留下壞印象的事情。避免失敗就成為一種規範,但這有損於我們的創造性和活力。如果我們想要有創造性,想要有完整的生活,我們就必須學會成為傻瓜。 如果你不願意失敗是由於擔心別人對你的看法,讓我給你提供點資訊:無論何時,大部分人對你的想法都不怎麼樣。實際上,當你成功時,他們甚至會找著更惡意的話題。你越成功,你得到的批評就越多。大部分人對別人的想法中都包含批評。這跟你成功與否沒有關係,不管你處於哪種情況,都是如此。所以,失敗有什麼大不了的?你最好能夠喜歡失敗,這樣你就能消除無聊的狀態,會為你的生活作出重大的貢獻。 圖6…2強調:害怕當傻瓜的人比實際上的傻瓜低階許多。天才和成功人士不管是在工作還是在玩的時候,都已經處理好了害怕當傻瓜的恐懼。他們意識到,透過努力獲得成功必須經歷對失敗的極大恐懼,必須定期地冒當傻瓜的危險。 當傻瓜是把握生活之必要。當“傻瓜”相對於“害怕當傻瓜”的狀態來說,更能促使個人成長。要想成功地生活,你必須時不時地當傻瓜。&nbsp&nbsp

敢於不同

創造性的休閒使你富於思考,行為與眾不同。由此,你的生活也會變得新穎而有價值。可能會有人批評你,會有人反對你,你必須鼓足勇氣和大眾抗爭。如果你態度健康,你就不會理睬這些批評,並且認為它們與你毫不相關。 讓自己和別人的生活有點不同是消除無聊的一種方式。記住,不要想著一個墨守成規的人能有什麼重大的影響。為了對這個世界有所貢獻,你必須開始與眾不同。做一些不平常的事情,忘掉別人是怎麼想的。 愛因斯坦,愛迪生,特蕾莎修女,聖雄甘地,約翰·F·肯尼迪都為這個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和大部分人不一樣。他們和社會的步調不一致,沒有一個人是墨守成規者。 不要成為複製品,要做第一個。花點時間考慮一下,為了和其他人都一樣,你是怎麼在生活中限制自己的。如果你總是不健康地迎合別人以求別人接受自己,你的生活就會很無聊。而且,別人可能會因此覺得你很討厭。換句話說,如果你想讓你的生活無聊,就墨守成規吧!如果你想讓生活充滿情趣和活力,就與眾不同吧! 你的生活無趣是你自己造成的。克服無趣的最好方法就是行動起來,解決問題。記住,如果你令人討厭,那是因為你自己無聊。惟一能夠幫助你的人是你自己。你有創造的能力讓生活有活力,使用這個能力吧!這是命令!&nbsp&nbsp

你也許活著,但你在生活嗎

一個目光呆滯的男人走進酒吧,對男招待說:“讓我成為行屍走肉吧!”男招待看了他一眼說:“我做不到,上帝會為此懲罰我的。” 很多人都像這個客人一樣,把全部的空閒時間用來做消極的事情,而沒有在消極與積極活動